2007年物流业发展的三大特点

来源:转载 | 2008-04-11 12:53
    第一,在油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冲击下,实现了平稳增长。
          
    ①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我们设想在“十一五”期间能下降2个百分点,现在看来难度很大。从2001年的18.8到2007年的18.4,6年才下降0.4个百分点,说明中国物流粗放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还没有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18”这一比率已徘徊了7年之久。第三方物流还有巨大发展空间。②虽然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并不理想,但物流业的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与第三产业中的重要性却越来越明显。说明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物流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③社会物流总额增长26%,说明中国确实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国内大宗商品流量也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都是世界第一。据美国全球财经研究所公布的一个数据,2006年中国大陆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已达到12.1%。
   
    第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调整、重组,物流企业与物流市场的集中度有所提高,从以下五个方面可以说明:
   
    ①2007年物流企业50强排序的入门门槛有所提高。2006年第50名主营业务收入为3.5亿元,2007年为6.2亿元。2007年超10亿元的有35家,超30亿元的有18家,超40亿元的有11家,超50亿元的有8家,超100亿元的有3家。
   
    ②工业企业、流通企业、物流企业加快供应链整合。比如,上汽与安吉天地、联想与中铁快运、中石化与中外运、鞍钢与中远、北汽福田与宝供、松下与格力物流、天津轧钢与天津物产、舟山船厂与浙江物产等。这种以供应链为纽带建立的战略联盟将加速发展。
   
    ③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规划与启动,推动了物流产业的积聚与服务功能的提升。
   
    ④230家物流A级企业的评审与35家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评审,对规范物流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⑤国有、民营、外资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并购,扩展物流网络,增加市场份额,提升服务功能,已有上百个物流企业在全国确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第三,物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新的改善。
   
    ①各地各级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②物流企业税制改革与配送车辆进城有一定突破。
   
    ③物流人才短缺有一定缓解。
   
    ④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有一定程度提速。
   
    ⑤物流相关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达到9430亿元,同比增长18.8%,运力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
   
    ⑥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交通部、海关总署、商务部、财政部等部委都相继出台了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新政策。比如,国家发改委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财政部印发 《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铁道部实现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使客货运输能力分别增长18%和12%;商务部推进 “万村千乡工程”与 “双百市场工程”;交通部大力推进交运企业拓展物流业务;海关总署运作的保税港区已扩大到7个 (上海、天津、大连、海南洋浦、深圳盐田、宁波舟山、厦门)。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