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物流行业的物联网技术发展环境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
| 2014-02-13 14:18
|
作者:王继祥
1、政策环境
2013年1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提出的很多促进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措施都与
物联网技术应用有关。在物流智能化监管与追溯方面,规划指出:要推进铁路、公路、水运、邮政、航空、海关、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烟草、安全监管、工商、税务、公安、商务等部门智能监管职能的建设和完善,开展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物流的跨部门联动与监管信息化建设试点,有效实施流向跟踪、状态监控和来源追溯,规范危险品安全管理,提高对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物流的联合监管能力。
在物流信息系统与实体网络系统融合方面,规划指出要推进跨行业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支持跨行业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发展,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促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不同运输方式的连接,提高物品流动的定位、跟踪、过程控制等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物流信息化和装备智能化领域,规划指出要推进自动识别、可视化等各类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加快研究和制定物流信息技术、编码、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推广条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在仓储、配送、集装箱和冷链等业务中的应用标准。推进汽车及零部件、食品、药品、纺织品、农资和农产品等重点行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重点支持电子标识、自动识别、信息交换、智能交通、物流经营管理、移动信息服务、可视化服务和位置服务等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重点企业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3S(GNSS、GIS、RS)、机器到机器(M2M)、RFID等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大力支持TD-SCDMA等移动通信技术和北斗导航等全球导航技术在
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支持利用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云计算等技术,开展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提高物流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水平。在装备制造、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烟草等具有高附加值或需重点监管的行业,开展物联网应用试点。支持智能交通系统(ITS)、物流基地综合管理系统、智能集装箱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LMS)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的开发和应用。
指导意见还提出了要加大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的资金投入,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一意见的出台为物流行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产业环境
2013年,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代物流系统正面临着巨大变革。目前,电子商务已经将商流信息化,同时也与物流配送信息进行了无缝对接,但是,如何将网络信息与实体配送过程无缝对接是摆在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难题。由于电子商务物流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商流、信息流与实体物流过程的对接面临着技术变革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目前中国包裹配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突破了91亿件,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已经引起了马云、柳传志、张瑞敏、王卫等企业大佬的关注,电子商务物流成为最大热点,其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动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是热点中的焦点。
2013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物流自动化获得巨大发展,而物流自动化与物流的智能化具有天然密切联系,要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必不可少。在车辆运输领域,危险品运输、重要货物运输都需要实时监控,由于交通部对运输安全越来越重视,2013在货运车联网领域也陆续出台了很多措施,也为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应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重大技术进展方面,中国北斗卫星定位于追踪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开始全面进入民用领域,为推动北斗卫星定位追踪技术的应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在危险品运输等领域,要求运输车辆都必须强制安装兼容北斗的定位与追踪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