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包模式
众包模式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模式。众包的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现今众包模式已经对美国的一些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一个跨国公司耗费几十亿美元也无法解决的研发难题,被一个外行人在两周的时间内圆满完成;过去要数百美元一张的专业水准图片,现在只要一美元就可以买到。
有人惊呼我们将迎来众包时代,众包将成为外包的终结者。
众包与外包的差别
外包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而众包是一对多的关系。企业通过特定业务的外包与其他企业形成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大多是一对一的关系,当然企业也有可能把同一业务外包给两个以上的接包方;而众包则有可能是企业面对成千上万的接包方。
外包是企业购买外部的活动,而众包包含着与用户共创价值的理念。外包企业与接包方各自有各自的利益,是各自独立的实体,二者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而众包是从外部吸引人才的参与,使他们参与到企业的创新与合作过程。
外包强调的是高度专业化,而众包则正好相反。外包是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是专业化作用下规模经济的产物,专业化的物流公司、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公司、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专业化的生产制造公司、专业化的销售公司等成为其他公司外包的选择对象;而众包,则受益于社会差异化、多样化带来的创新潜力,是更加个体的行为。跨专业的创新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潜力,由个体用户积极参与而获得成功的商业案例不胜枚举。轰轰烈烈的软件开源运动证明,由网民协作网络写出的程序,质量并不低于微软、Sun等大公司的程序员开发的产品。
外包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合,而众包则可以完全虚拟。企业的生产制造外包、销售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物流外包、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外包等要求在一定的地域内实现一定的联系,有些活动可以虚拟,有些则必须实实在在地进行;而众包则可以完全虚拟,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和印度低价的劳动力市场使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垂涎欲滴,但是现在,劳动力来自哪里并不重要,他们可以就住在隔壁,也有可能在遥远的国度,只要他们能上网就行。
众包与外包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边界。外包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它可以将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所有业务外包。而众包比较适合创新设计领域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如产品与广告设计、营销方案、技术研发、软件设计等。然而外包只是将企业的边界延伸到有限的其他组织,而众包将企业的边界延伸到了互联网上的所有网民。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