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商务部印发《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来,仓储业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经营管理手段等出现了许多创新案例,但是,从行业整体分析,仓储业的状况与商品流通、供应链发展的要求还是不太适应。面对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大趋势,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形势,面对供应链整合的新需求,仓储业如何进一步转型升级?广大企业在探索,相关专家在研究。在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的指导下,中国仓储协会也进行了研究思考,形成了以下三个层面的想法:
(一)现代仓储的功能定位
根据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现代仓储应当有3个方面的基本功能:从安全的角度看,最基础、最基本的功能是保管库存商品;从保障供应的角度看,最核心的功能是控制库存商品的结构与数量;从响应速度的角度看,增值功能是保障库存商品及时分拣、加工、包装与及时配送。
从流通角度看,仓储是库存控制中心、流通保障中心,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融合发展的联结点。
从供应链角度看,仓储是供应链的核心环节、是关键点、蓄能点和驱动点,是O2O的链接中心。
(二)仓储业与流通业的关系
房爱聊副部长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要用现代物流推动流通业转型升级。我们理解,这里的“物流”核心是仓储与配送,因为运输有自己的体系与规律。流通业发展,“发展”当然是核心,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两个: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发展的重点与措施包括:培植大型企业与支持中小企业,改造基础设施与整合相关渠道、创新经营业态与商业模式。目前发展中的问题是:流通企业物流费用率7.8%(相关机构的调查数据),我们认为,最大的物流成本应该是库存商品占压的资金成本(运输成本很少,仓库租金与配送成本也不多)。据我们调查,一些零售企业、电商企业平均库存时间30天、最高的60天。也就是说,解决流通业的效率与成本问题,关键是如何解决仓储及库存控制问题。
仓储业转型升级,既包括企业内部仓储、也包括社会仓储,都应当转型升级,其目标是融入工商企业的供应链,发展各类物流与配送中心,立足上下游企业的需求、由静态的管理存货发展到动态的控制库存与仓配一体化服务。目前的问题是,仓储企业被排除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之外,被动地提供仓储保管服务,即使是流通企业内部的配送中心也仅仅是从事库存商品的保管。也就是说,流通企业普遍没有认识到仓储对控制库存、降低物流费用的功能与作用。
(三)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至少有五个方面
1、从供应链的纵向维度进行优化,整合生产、批发与零售企业的三级库存,由三变二、变一,减少全社会的商品库存,加快商品流通。目前,在每个大中城市,各类生产、批发(代理、经销)企业、零售企业(实体)都有自己的仓库及库存商品,商品在不同仓库之间流转、层层配送,实际是重复库存,是极大的浪费。
2、从各类商品流通的横向维度进行整合,共同规划仓库布局、叠加商品库存、实现共同仓储与配送,从而提高仓库利用率、提高规模效益、节省物流成本。工农业产品生产有季节性,市场销售有波动,目前分别建库、分别储存管理,造成仓库与人力成本浪费严重,如果实现叠加管理,就可大幅降低费用。
3、从线上线下的立体维度协同发展,协调线上线下供应链流程、统一整合仓储资源、统一分布库存商品、协同组织商品配送,从而节约与充分利用仓储资源、提高响应速度、增强消费者体验,促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去年是O2O的元年,今年可能是O2O条件下仓储资源整合的元年。
4、充分挖掘“存货”的价值,充分发挥仓储企业对存货的第三方管理功能、为广大生产与流通企业存货担保融资提供支撑服务。仓库类似于银行,存货就是资金,存货既可通过出售收回资金,也可担保给银行、取得贷款。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
5、公共仓储企业自身实现互联网化,方便工商企业共享仓储资源信息、共用社会仓储资源,逐步实现仓储的电子商务。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