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物流行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来源: 国源物流港
| 2015-08-10 09:29
中国是一个物流大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步递、传车等早期的物流形式。而经过历史与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物流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流通运输模式。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远渡日本引进“物流”一词,中国物流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模式,经过近40年的市场磨砺,粗放型的中国物流行业圈已经形成。
在传统的物流行业中,中国物流面临着“散、小、乱、差”的局面,行业内呈现各自为阵、散乱的发展态势,整个行业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行业内的信息化水平偏低,这些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物流行业内部信息沟通不畅、货物在途监控无法把控、市场服务能力偏弱,行业整体的创新能力不足,内部问题矛盾突出。
如今,这种高投入、低效益、信息断层、科技含量低、服务满意度低的传统物流操作模式已经完全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借用现代化科技为物流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现代手段与技术,实现物流行业的信息流通、资源共享,让物流行业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实现了整个物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整合与优化,帮助物流行业解决传统“散、小、乱、差”的局面,进一步对传统物流繁琐的业务流程进行简化,帮助物流企业更加准确的把握市场,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转变。
可以说,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物流企业可以打破原有的封闭式运营模式,形成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市场机制,真正意义上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构建智能化、智慧化现代物流,打造高效透明、信息对称、质优服务的现代化物流运输体系。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