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的模式及物流配送,物流行业有哪些O2O的机会呢?

来源:互联网 | 2015-08-12 22:15

  一、简介

  .O2O即Online To Offline,

  商家通过免费开网店将商家

  信息、商品信息等展现给消

  费者,消费者通过线上筛选

  服务,线下比较、体验后有选择地消费,在线下

  进行支付。

  . O2O电子商务模式需具备四大要素:独立网上商城、国家级权威行业可信网站认证、在线网络广告营销推广、全面社交媒体与客户在线互动。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O2O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O2O市场规模达到986.8亿,环比增长75.5%。预计2015年中国O2O市场规模将达到4188.5亿元。

  

  二、模式特点

  O2O的核心是在线预付,优势在于把网上和网下的优势完美结合。通过网购导购机,把互联网与地面店完美对接,实现互联网落地。让消费者在享受线上优惠价格的同时,又可享受线下贴身的服务。同时,O2O模式还可实现不同商家的联盟。

  O2O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跨地域、无边界、海量信息、海量用户的优势,同时充分挖掘线下资源,进而促成线上用户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的交易,团购就是O2O的典型代表。

  O2O模式可以对商家的营销效果进行直观的统计和追踪评估,规避了传统营销模式的推广效果不可预测性,O2O将线上订单和线下消费结合,所有的消费行为均可以准确统计,进而吸引更多的商家进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O2O在服务业中具有优势,价格便宜,购买方便,且折扣信息等能及时获知。

  将拓宽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由规模化走向多元化。

  物流行业有哪些O2O的机会呢?

  一、公路物流领域存在巨大的O2O平台

  中国有3000万卡车司机,大部分司机每天处于移动状态,据调查目前这些卡车司机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达80%。消费上,每辆卡车的司机一个月消费上万元,包括找业务、吃、住、行、车辆维护等(燃油、罚款另算),一小撮司机已经形成自己固有的小圈子,但整个卡车司机的基于移动互联的平台尚未形成。如果能够依托目前全国的公路港为基础、物流园区为载体,打造一个司机的移动互联的O2O平台,为司机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这将是一个不错的O2O平台。

  商业价值:3000万卡车司机×1万元/月;

  前提:谁手上能整合这样的司机资源,能够具备协同公路港、物流园区商业化的能力?目前仅有几家公司拥有绝佳的机会。

  二、快递业存在的O2O精准营销和服务平台

  中国国有和民营快递+落地配一线人员将近100万人,他们渗透到每家每户,是实现线上线下O2O营销的重要资源,具备重要的大数据挖掘价值。2013年双11淘宝+天猫产生1.52亿包裹,预计2013年全年中国将超过80亿包裹,这些包裹可以看出这个平台O2O营销的商业价值。未来的营销是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精准营销,电商能够接触到客户的就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服务的角色,在大数据驱动下快递员投递过程中顺道如果能帮助线上品牌实现精准的营销(比如就是一个二维码营销),这将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商业价值:80亿包裹,每个包裹上获得0.5元的营销费用,这将是40亿的市场;

  前提:谁能抓住和控制住这些快递,谁能控制这些包裹的源头,当然最有可能的是马云的菜鸟,这就是物流业末端潜伏的商业价值。

  三、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务站点O2O商业平台

  目前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兴起,他只是从物流服务衍生出来的O2O商业平台。比如京东与唐久便利点的O2O融合、北京最近兴起的地铁提货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生活半径平台、阿里巴巴推动的猫屋等平台,这都是从最后一公里物流角度衍生出来的O2O商业平台。这个平台完全可以实现商品虚拟展示、移动互联下单的购物体验。

  商业价值:暂时无法估量,但趋势所向;

  前提:目前比较乱,做本地化电商有整合这样平台的机会,实现以物流服务电商的功能。

  总结:

  2014年将是O2O服务的元年,电商的O2O已经在2013年打响,2014年是服务O2O的重要渗透之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看到机会的未必是最大的赢家,真正的商业形态是做出来的。你可以不关注,你可以不思考,但社会需求的顾客习惯已经在变化,移动互联已经改变他们的习惯。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