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菜不再是“白菜价”,冷链物流就有机会了吗?

来源:一亩田研究院 | 2015-12-13 12:41

  摘要:自从有了“农产品进城”“电商下乡”“生鲜电商”这些农业行业的新关键词,“冷链运输”也是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农业从业人员的视野当中,那么何为冷链运输?冷链运输是指在运输全过程中,无论是装卸搬运、变更运输方式、更换包装设备等环节,都使所运输货物始终保持一定温度的运输。  

  我国农产品物流相比工业品物流具有几大特点:1. 量大且分散2. 分拣、包装非标准化3. 易腐烂,对物流的时空要求高4. 产品单价不高这几个特点导致我国农业方面的冷链一直不发达。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果蔬冷链流通率不足5%,肉类不足15%,连价值较高的水产品其实也低于25%。我国农产品冷链运输的利用率这么低,主要是消费端农产品价格不高,而生产端组织成本又很高,唯有挤压中间环节的成本来提高利润。

  好消息是,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留给我国农产品中间环节的想象力也在增大。

  消费端:白菜还是白菜价吗?

  一方面,单价不高,就无法承担太高的物流成本,尽管大家时时刻刻把我国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损耗率高达20%-30%挂在嘴上,时不时还要比较一下世界发达国家——美国在这方面的损耗只有2%。其实,这种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国建设和使用冷链物流的成本比那将近1/3的损耗还要大,商人总是讲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如果有更经济更挣钱的方式,想必市场经济早已经将其推动。

  所有的生产经营模式都是由该模式产生的成本效益所推动,利益不到,单纯推模式遇到的阻力是比较大的。中国一颗大白菜如果卖到10人民币以上,老百姓就开始惊呼:菜价过高!政府也开始进行相应的监管,而在美国超市,同样一颗大白菜,8-10美金左右是比较正常的价格,折算过来需花费人民币50-65元钱,这样算下来,我们一颗白菜哪怕烂掉30%,损失掉3人民币,美国的大白菜烂掉2%,损失了1-1.3元人民币,所以按照经济利益计算,美国的农产品物流效率比我们高一倍,而单纯从损耗率比较,似乎他们的农产品物流效率是我们的15倍,差距让人却步。

  好在中国的老百姓对食品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愿意为入口之物支付更高的价格了,80、90后的主妇在选购食材和水果时,对品牌、成分、产地等方面的要求已经开始高于价格本身,也逐渐没有了和菜贩子讨价还价的习惯。终端消费者对价格承受能力的提高,将逐步给我国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主要是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生产端:如何改变人均不到4亩地的现状?

  另一方面,在一亩田研究院看来,中国相比其欧美国家,冷链不发达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建设成本过高,而在于组织和使用成本太高,源头还是在我国的分散种植上。

  目前,美国务农人口约为500-600万,耕地面积约为185万平方公里(即27.75亿亩),每个农民平均种植面积450-550亩;而中国目前除去城市人口和城市中的农村流动人口,保守估计还有5-6亿人留在农村务农,按照18亿亩耕地红线计算,人均耕地面积低于4亩。也就是说美国的人均种植面积在我们国家的100-140倍,很明显,组织一个人的生产比组织100多个人生产的组织费用要低得多:产品、分拣、包装各个环节都更容易标准化、统一化,供货的稳定性也更容易得到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冷链物流就有更强的投入动力。而中国分散种植导致种植品种、种植质量、种植产量都不稳定,农产品价格近年来“大小年”的频繁发生也是由这种不稳定性导致。源头不稳定,之后的环节就会有很大的收益不确定性,自然就会阻碍整 个产业链的长期发展。

  当然,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务工收入和农村务农收入的差距不断吸引着农村人口进城,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同时,也给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改革打开了窗口,所以国家这两年不断提出要发展“适度规模化的新型农业主体“,鼓励农村土地的流转。

  这个月3号,财政部印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16年,中央财政将选择13个省份开展试点。在原有浙江、宁夏2个试点省份的基础上,新增河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11个省份,在一定时期内开展试点。该文件再次提到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同时要鼓励农业生产性服务也,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集中运输等综合性服务。

  由此看来,中国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是人口的流动、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升级正逐步推动这一政策走向落地。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冷链运输的市场规模达到1.1亿吨,相比2013年的0.92亿吨上涨22%,增速还是比较可观的。而在农业领域,农产品单价开始上涨,农产品生产开始集中,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是不是逐步有了更强的投入基础?值得期待。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