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商在向我们走来,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互联网 | 2016-03-28 14:59

  关于”机会“,我非常喜欢据说是“马云”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 这是一个跨界打击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在 这个大跨界的时代,告诫你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今天你还很贫穷,是因为你怀疑一切,如果你什么都不敢尝试,你将永远一事无成;机会总是留给有 准备的人……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那么面对农特产微商的机会我们应该如何准备呢?我们首先要看看机会在哪里?进入2016年,有很多让 我们眼花缭乱的事:联想佳沃新农人市集的崔晓琪含泪发誓,再也不沾农产品电商了;45天获得创新工场投资的鲜歌网开始整顿;自媒体大咖鲁振旺发公告他的抢 鲜购不再继续运营了;而农特产微商第一军团军的鲜锋君军团最近也在整顿,很多军团长独立运营了……,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思考:农特产微商有未来吗?农特产机 会点在哪里?如果有机会,我们自己应该如何去抓机会?

  其实,拨开重重迷雾,用理性和趋势的慧眼去审视农产品电商的生态,我们会发现:进入 2016年农特产微商形势已经很明朗,不仅新农人重视,各种农业企业组建微商团队,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支持移动电商创业。著名的县域电商模式 --浙江遂昌模式的创始人潘东明在2016年初写了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再出发--预见2016农村电商》,他在引言中就写到:“谁也不曾过多关注,这 一轮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恰恰是给农村带来的最大机会。过去所有做法都将逐步淘汰,转向移动互联网逻辑下的社群化、本地化、本地化生态圈的经营,才是 2015年后农村电商的新未来”。所以潘会长认为,新模式要从过去经营实物到经营人,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社群,从经营线上到经营本地化O2O生态圈。与潘会 长不约而同,我们新农人生产者代表扁担姐也多次表示:“我今年一开春心情特别的好,每天都处在兴奋当中,因为你不知道一个产品它可以这样变化(把小螃蟹做 成香辣蟹),那么我们捕捞的鱼也可以变,这个很简单,消费者不愿意回家去做。因为我卖大闸蟹,批发差不多两百二三壹盒,微商们会卖到两百八到三百之间。一 单净利润一般会有50元,就是他赚50,我赚50。但是你知道找到一个买你大闸蟹一般花几百块钱的人,其实是很难的,他不是因为花不起。有两个原因,一个 是有的人他真的掏不起那几百块,还有一种掏的起,他觉得很麻烦。但是假如你把它做成一个标准化的、熟制的醉蟹、香辣蟹、咖喱蟹,各种熟制的产品的时候,这 种事情完全就变了。这时满中国都是你的客户,所有的年轻人、冲动型的、夜场都可以拿着吃,未来电影院都可以带着去嚼。就是说他的消费场景、消费环境全变 了。我假如要找到这样的客人可能会很简单,在几亿人年轻人里面找十万简直和说着玩一样。但是我以前卖大闸蟹的时候可不敢说找到十万人,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年 VIP客户就是三万多。所以我说农特微商卖东西和其它地方卖东西它不应该是一种东西,农特产微商卖的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的解决”。

  对于农特 产微商的这种趋势,在2015年初我就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在“互联网+农业”任性的天空下,农特产微商将成为一颗耀眼的星星。农特产微商时代已经到来;农特产微商是“微商不微”!正因为这样,2015年我们新农联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农特产微商”这个核心,互联网农业讲习所实战微营销班培育微商人才、新农 人星火计划总结传播优秀农特产微商案例、新农联之家微商平台直接实践农特产微商。

  一、农特产微商爆发的基础

  1、 “互联网+ ”以及“一带一路”的政策宏观力量,给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推进,注入了根本性的长期的政策能量,给农特产微商创业带来机遇。在中国,政策红利是重要的推动 力。看如今各级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可以感知“互联网+农业”已经成为标配。这种运动式的推动,必然让更多的农民觉醒,更多的农特产品进入商品 化、网货化、品牌化序列中,也有很多的新农人会运用社交化的微商来传播销售农特产品。

  2、农特产品具有广泛的消费者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观念的改变,更多人重视食品安全、重视产品品质和个性化体验感,这些都给小而美、大而特的农特产品微商带来发展空间。需求就是生产力。

  3、新农人的崛起让农特产标准化、商品化、网货化、品牌化、社交化成为现实,让农特产微商的运营成为可能。

  4、微分销平台的不断开发和升级,好工具为农特产微商发展插上翅膀。

  5、新农人组织,各种社群的有效引领,给农特产微商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6、各种成功失败案例的涌现,让更多的人在此基础上学习、总结和发展。

  7、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当然最根本的是:移动互网、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了,大家都生活在手机上,与此相关的生活方式必然成为消费场景,成为我们的生产方式。有句话说: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去。还有一句话:山不到我跟前来,我走到山那边去。

  2015 年新农人微商创业百花齐放的局面,各种农特产微商模式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农特产微商因其独特的魅力,正在成为新农人创业的好工具,成为消费者相互分享的 好载体。随着“互联网+农业”的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和供应链的不断完善,农特产微商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从2015年农特产微商的实践来 看,真正受欢迎的农特产微商一定是那些产品品质高、供应链完善、销售者服务很好的产品、品牌和分享者。而那些解决了产业链和品牌的超级大单品,即使是小而 美的小微创业者,爆发力也很惊人。我们不去说张大发15天销售1000万元的樱桃,不去说西域美农年货节微商团队一天销售额928万,我们的小而美的新农 人,其中代表如@你好芒 芒果48天两万多箱;@二蛋妈的阿胶膏每月销售额100多万;李金柚一年成为柚子大王,还成为农优100的品牌孵化园;博士妈妈半年多销售额达到1000 多万;玉米兄弟的黑玉米10根一箱卖88元还抢手的成为黑旋风,300亩实现500万销售额;@扁担姐的大闸蟹 不仅大闸蟹红翻天,今年春节后开发的香辣蟹取名叫Q蟹仔每天销售5000罐等等,这样的成功案例信手拈来,不胜枚举。不过如何玩转微商,真正做大,现实还 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

  二、 玩转农特产微商必须解决的问题

  农特产微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曾经写过一条 微博:爱他,就让他做农特产微商,因为潜力巨大,爆发力极强;恨他,就让他做农特产微商,因为处处陷阱,摧毁力极大(如去年鲜锋君的火龙果、新农联之家的 康县野生猕猴桃)。农特产微商绝对是个系统工程,有很多问题需要重视并加以解决,比如选品、供应链、包装、物流、设计文案、塑造品牌等。新农人要想玩转农 特产微商,就必须通盘考虑,全面推进。

  1、选好爆款

  微商传播是在移动互联网进行的,是在朋友圈引爆的,所以要选有特点、有差异化、抓得住眼球的产品。容易腐烂的、容易磕碰的、让消费者体验不好的不能选。抓眼、抓心才能抓口碑。也可以说,农特产微商“无爆款、不登场”

  2、尽量标准化

  农特产品虽然是非标准产品,但在营销过程中要让消费者容易评判,符合他的预期。实现标准化还需注意产品的前后一致。今年3月3号我去杭州阿里巴巴总部参加天 猫生鲜论坛,天猫推出了“标准联盟”,不得不说,阿里巴巴战略高度始终是一流的,要做好生鲜电商,没有标准是不可能成功的。当然,农产品的标准化是非常难 的事,我们自己要在实践中找到我们自己可以实施,消费者又能够判别的标准。比如,遂昌红提,就给消费者一目了然的标准,精品遂昌红提一斤多少个,颜色如 何、糖度几度?

  3、练好笔杆子

  新农人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宣传费用,要让自己的产品成为爆品,必须自己来给自己代言,要 围绕品牌建设,多用笔杆子进行好的营销传播,把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故事进行分享。很多新农人朋友发憷写东西,其实,写微博做推广并不需要长篇大论,真情实 感、生产过程的真实展示。就像@扁担姐的大闸蟹 那样,非常温暖;就像@成县农民小段 那样非常真诚;就像@守拙园丛东日 那样充满感恩。有时候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4、用好嘴皮子

  更多的去说,更多的去分享。要该分享就分享、该推广就推广、该销售就销售。营销和传播最终要有机结合。就像今天我给大家做分享,大家都记住我了。移动互联网说到底是分享经济,不做广告做分享,从分享到共享。

  5、打造供应链

  农 特产微商必须要重视供应链问题,因为农产品的非标性和季节性,如果供应链问题解决不好,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供应链是农特产微商的生死链,这个问题我想很 多朋友都有深刻体会了,这是真正的痛点。所谓好产品不是你发出时的好产品,而是到达消费者手上,消费者体验感好,才是好产品。去年我们新农联之家就有很多 因为供应链不完善而失败的案例,农民辛苦从深山老林中采摘的野生猕猴桃,因为包装物流不完善,全部成为废品。而韶关的冰糖桔因为快递单打错,经销商系统瘫 痪。供应链做不好,前期销售越好,后期失败越大。

  6、加强渠道建设

  真正的农特微商发力在于渠道,在于分销,这是有产品、有基 地、有供应链的新农人一定要做好的功课。不是只靠微博、微信、微店销售产品才是微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不要去跟跟分销商抢客户,很多人搞不清楚 自己的定位,在给分销商的消费者发货时放自己的二维码,都是不符合行规的。真正分销商做好了,最受益的还是你,因为你知道自己的产品哪些人最喜欢,第二年 可以加大力度。

  三、 2016年农特产微商的机会点

  有个名人说:趋势就像一匹马,只有骑到马上去,才能马上成功。

  诺贝尔生物奖获得者屠呦呦说:用追赶马的时间去种草,等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群马来了。

  做为一个新农人,我们既要像屠呦呦那样去种草,也要像那个名人所说骑到马上去。

  农特产微商的美妙,从“投资人老铁”的一条微博中尽显。他这样写道:“一部手机、一个微信,一杯茶、一个WIFI。你人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手机在哪里, 事业就在哪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额外的收入,适合白领的你,上班的你,想创业的你,喜欢农业与自然的你,满足吃货的人!我们就是不断重复四个动作而已 了。拍照、文案、分享、群管。这个生意就是这么简单,不要复杂。同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以花城广场为连接,农业有跨界回归的美好未来,我们是鲜歌农业场景 社区,从本周开始,精品水果农特,让你尝尽源于大自然的恩赐,舌尖上的果园.....”

  问题是这么美的农特产微商,我们如何抓住呢?我们还是要做一些系统性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趋势。顺应趋势我们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那么,现在最大的趋势是什么?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带来的新商业系统,过去传统商业 和传统电商都要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重塑,这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这恰恰是我们这些移动互联网先行者最大的机会。前些时著名的北大才子一号土猪创始人陈生 说要拥抱互联网,因为消费者在变,而传统电商的榜样三只松鼠2016年要大力布局线下店,因为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去。“网无界、商有道” ,所有的营销最终都是拥抱消费者。消费者现在都在移动互联网上,同时又生活在社区中,所以,社群+社区 是2016年的重头戏。充分运用自己在社群中的资源,积聚用户,同时接地气深入社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便利,2016年空间巨大。

  其次我们 需要考虑的是我们的优势。优势就是个性就是差异化,你的产品和服务能够给你的用户选择的理由。大平台车厘子亏本倾销,我们去消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比 拼。农产品的独特地域特征,加上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和传统习俗给了我们无限的差异化理由。大平台要派买手去各地找寻好产品,需要巨大的找寻费用,我们就在 本地,拥有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要把自己的优势用足,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有竞争力的产品。2016年的主题词是回归,回归产品,回归性价比。所以,在我们 “新农联生产者联盟”群里,我不断的给大家的说的是静下心来,真正找到自己的优势点再集中精力去发力。

  第三我们要考虑的是路径。方向对了, 努力坚持行走就可以了。但是竞争非常激烈,别人坐动车了,我们还在用独轮车,肯定不行。可是在乡间小路上,独轮车就胜过宝马车。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战略 战术非常混乱,经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时代,人即是最好的连接器,最好的渠道,所以不要轻易设“总代”;同时也要清晰的给 自己一个定位,是直接做消费者销售,还是针对经销商?不同的定位有不同的打法。我比较赞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生产者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产品,对接各种渠 道全网营销。一个人做全链条是很难的。即使是自己已经有用户了,该对接渠道的还是要对接渠道,品牌推广需要“势能”。在这里还要强调:供应链是农特产微商 的生死链。供应链的问题要提高到重中之重。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认为2016年农特产微商的主要爆发点在于:

  No.1专业的生产基地建设

  如果说2015年还可以有部分微商通过二传手的方式赚取信息不对称的时空价差,那么2016年在人人微商时代,信息非常透明,只有扎实专业的生产基地建设,才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

  所 以我始终认为生产基地是农特产微商最受益者,也是最有潜力的。前些天@扁担姐的大闸蟹 在我们的#新农联生产者联盟#群做分享,她谈到她的香辣蟹(Q蟹仔)的产品开发时,就说道自己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她的分享是这么说的:“作为一个产品经 理,我在做小螃蟹的时候,就在假想一个竞争对手。那么我对面有一个竞争对手,他要来跟我同样做这个产品,我的胜算和他的胜算哪个人大呢?最后我把我们可以 对比的所有东西、所有东西罗列出来一看,我居然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就是我一一分析,简单给大家说一下。就是说比如,这个产品先从报价来说,有他人会比我更 便宜吗?作为一个卖东西的来说,你会注意同行里面谁会比你出价更低呢?我把价格研究之后发现,再也没有了,我就是中国最便宜哪个人。还有相对可以的品牌, 又是最规范操作的。确实又是最便宜的,因为我们自己捕捞、自己加工,所有能控制的都控制在相对成本非常低的水平,就没有一个人能组织这样的团队,把这件事 做一遍。因为像我们这样自己去捕捞、自己做加工、然后自己又会去卖,对接给团队的,这种事一般会分给两拨人去做。就是如果有人会想成为我这样的人去发货, 一比一比例的重量,他是不是更重了?那他单价发顺丰,他的重量还能控制在我现在能控的这个范围之内吗?他控制不了,那么他的运费会比我多,每单会多好几块 钱,至少要多几块钱,那么他也不是我的竞争对手。然后大平台做这个也做不起来,因为他们进库、中转周期太长。我为什么要把这个产品做到即时性的,虽然它是 冻品,七天到十天的保质期。因为我要让很多大平台放弃掉做这种产品的计划,就做不起来,因为他进库、进仓,然后在接订单、发货,最后他只能找人一件代发。 一件代发人手能数得过得来的,随时匹配数量的,那就只有我们家了,全江苏也就只有我们家能匹配”。从扁担姐的“无竞争对手”中,我们真正看到了生产者的优 势。当然我们的生产者不是每个人都有扁担姐这种实力的。但我们在自己最专业最有特色的细分市场发力,潜力还是巨大的。

  No.2专业的品牌打造

  如果说2015年还可以通过一个好名字扬名立万,2016年只有好产品好供应链好服务好传播为核心内容的品牌才能有立足之地。产品商品化、商品网货化、网货品牌化、品牌社交化考验每一位新农人。

  农产品营销不仅要解决商品到货币的转化,更重要的要体现增值和增收,要有可持续化,必须要有品牌打造。而农特产微商的发展中品牌的打造更加重要,在社会化媒体传播营销中,没有品牌的产品无法让消费者信任,加上农产品的同质化很严重,可以说,无品牌不微商。

  农特微商设计品牌名称的基本元素

  1、目标客户元素

  打 造易于传播的互联网品牌,名称是提高客户认知和忠诚的最直接资源。产品是要提供给目标客户,为目标客户服务和提升价值的。所以要先解决产品目标客户定位的 问题:目标客户是谁?年龄层如何?文化层次?消费能力?需要什么?追求什么?产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价值?他们会怎么看同类产品等等更加细分的客户定位问 题。

  2、产品元素:

  名称不但要符合目标客户,还最好能够接入产品元素。客户一眼就能确认这个品牌名称是什么产品,而不是让客 户琢磨不透,例如“你好芒”,虽然名称带有好玩的效果,但是一个芒果的“芒”字,就已经基本上说明了产品是什么,又直接又好玩;还有“好给荔”,在互联网 传播上,实在是给力;“财神椰”也是如此,妙不可言!

  3、文化元素:

  没有文化内涵的文字总是肤浅的,是禁不起时间磨练和被传 播群上口推敲的,也是不利于深度传播和挖掘的。“你好芒”借用我们日常口头语“你好忙”,口头文化色彩浓厚,适宜深度传播和不断被人们上口推敲,而且每一 次说“你好忙”就是等于在推广传播“”你好芒“。文化元素也是可以按照个人特色或者是个人突出点去放大考虑,”李金柚“就是把柚子拟人化,人性化特点放 大,@食品界姜昆 的品牌“姜姜好”把口语化传播做到了极致。

  4、传播元素

  易上口、易记、易被二次及多次传播。和个人一样,产品名称也是一种符号,是自己产品的身份符号。什么样的名称最易传播呢?简单、简约、极致的,小米就是最好的案例。

  农特产微商品牌名称设计中需要的元素:

  1、易记:当客户接触到品牌名称的时候,很快就能有深刻的印象,并且存储于大脑中。如:姜姜好。

  2、内在含义:品牌名称对于客户来说,拥有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和提升,内在的含义是客户产生品牌共鸣的基点。如:趁枣、崛杞。

  3、受欢迎:有两种情况,不排斥,但也不接受,这个基本上属于失败。只有很受欢迎、非常接受的,才是成功的品牌名称设计。如:好给荔。

  4、可延伸:一般互联网移动传播销售的产品,初步都是以单一产品为主,后期会跟进部分产品,所以这个名称是需要一品一名还是一名多品,如果一名多品,就需要考虑名称的延展性,不能局限在一个单品上,否则在延伸后没有好的传播效果和营销成绩。如:土豆姐姐,单品延伸都可以。

  5、 易注册:目前国内已有两千多万个注册商标,同时商标注册审核严格,所以虽然可能朗朗上口富有诗意受众接受度高,但是不能注册全部为零。一般建议三个字以 上,五六个字以内。字数多了绕口难记,字数少了注册如蜀道难。但是不注册可以不?可以,但如果你的名称很好挺同时没有注册,别人注册了你就是侵权,也就和 你没有关系了。

  没有强势背景的草根新农人如何塑造品牌?

  农产品中的褚橙柳桃潘苹果让很多人望尘莫及,因为他们“师出有名”。对于没有强势背景的新农人来说,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呢?根据新农人的成功经验,品牌的打造可以从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大家愿意分享和传播的热点开始:

  1、创意品牌(玩品牌)

  社会化媒体传播,让很多消费者直接参与体验和传播。所以,好吃更好玩是大家的需求,切合这种需求的品牌创意能够脱颖而出。他们能够抓眼、抓心、抓口碑。比如,你好芒、好给荔、财神椰等等。

  2、聚品牌

  产品、品牌的组合效应,可以让普通的产品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比如新农人的“12个苹果”,聚农人、聚产地、聚农品、12地、12味、12人.....,当这些聚合要素通过自媒体传播以后,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3、种品牌。

  品 牌品为先。没有品就没有牌。品质是品牌的核心。而农产品的核心品质一定来自于种植养殖的生产端。所以,很多品牌都从种养殖端的宣传打造来树立自己的品牌 力。比如:@烟台守拙园有机农场 持续不断地宣传他的种植的用心,他的品质的与众不同。@新疆阿克苏曾曾 把每棵苹果树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4、借品牌。

  借力借势发挥,打造自己的个性品牌,也是草根创业的一种好方法。

  比如“潘苹果2.0”,就是在潘苹果品牌基础上,加上自己独特的标准和运营,比如胡海卿老师的“甄的小米”就是借力小米手机,汨粽借力屈原故里汨罗江的历史文化。

  品 牌打造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新农人必须努力为之。虽然我们没有强势背景,也没有多少资源,但通过以上四种方法,我们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品牌。新农人柚子大王李 金柚前天写了一篇《优质农产品品牌化的六大死穴》,写的不错:农特产微电商在2013年萌芽,2014年发力,2015年达到顶峰,各种农产品在朋友圈热 销,涌现了一批例如李金柚、你好芒、桃小妹、玉米兄弟、蟹鲜生等知名农产品品牌,也出现了一些强大的分销团队,例如鲜锋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农特微 电商的大军中,不少销售业绩做得好的团队领袖,开始由卖货向运营品牌转变。勇于尝试值得鼓励,但是品牌之所有能成为品牌,不只是注册个商标或者设计个漂亮 的包装就可以成为品牌。需要满足传播覆盖面广和客户购买的人多而且体验好等条件。否则做品牌只能算是自嗨了。运作一个品牌,需要绕开一些死穴,现总结以下 六点,供大家参考:1、 供应能力;2、 产品品质;3、 物流运输;4、 渠道建设;5、 客户体验;6、 品牌塑造 。优质农产品品牌化,是推动中国优质农产品发展的杠杆,用品牌撬动了终端消费者,才能反哺生产者持续提高品质,最终实现生态环境、农人、市场、消费者的和 谐统一。

  No.3专业的供应链打造

  供应链是农特微商的生死链。我想大部分人尝到过物流爆仓、包装物流不到位而导致的各种痛不 欲生。所以2016年为农特微商做专业供应链的企业将有很大发展空间。现在很多团队自己跑到基地去做产品和物流,一定是短期行为。长期的一定是专业化的团 队来做这样的供应链工作。去年洛川小河的果真农特供应链就做的不错;今年1月17日,绿链上线;这些天陈松海的农友链也在紧锣密鼓,供应链条上机会巨大, 当然困难也很多,所以今年一号文件都是供应侧的改革。

  No.4社群(社区)O2O开发和服务

  2015年,我们有很多探索,最 终发现,如果我们总是基于线上的传播,哪怕我们有了几万人的团队,也是过山车似的,销售过山车、团队过山车,团队成员今天是张三的,明天就是李四的。让我 想起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的流寇主义,永远不能成就大业。如何突破?线上线下结合。2016年最强大的农特产微商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精准社群(社区)服 务的。这方面现在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了。

  No.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

  劳动(工具的使用)让猿变成了人,营销也一样。每次重大技术革命,催生着营销的升级换代。移动终端的普及、社交媒介的流行、全景数据技术的使用和云计算功能的挖掘等,使得营销3.0时代有别于营销2.0、营销1.0时代,每个时代中营销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方式大不同!

  2012 年,营销3.0时代的到来,又称互动营销组合时代。在这个阶段“超越自我”是消费者的关注点。便宜的电脑、手机,低廉的上网费用,越来越开放的开源软件等 新科技,催生了表达性媒体、共创性媒体!消费者从被动的消费者变成了产消者(生产型消费者),企业利用服务终端、社交群、大数据和云计算与消费者互动、消 费者产生内容;产品越来越“个性化”。社群与部落、粉丝、场景、社交媒体、参与营销、合作营销、人文精神营销成为营销3.0的关键词。

  营销的深入又反作用于平台,需要平台更多的迭代发展。所以,2016年会有更多好的平台出现,给我们带来更多好的体验。

  No.6微商创业园的崛起

  政府推动、企业主导、新农人众创各种微商创业园崛起。

  2015 年11月,鲜歌网在网上发布了一个“鲜歌微商创业园”计划,生鲜谈在北京亦庄成立了微商创客中心,虽然各种细节有待落实,但“农特微商创业园”已经是小荷 已露尖尖角了。随着农特产微商在电商扶贫、草根创业、带动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作用凸显,2016年会有更多有识之士重视,农特产微商的高地上将有更多不同 身份的“勇士”。在这个机会点上,我更多的要提醒大家关注各地政府推出的对于移动电商创业的优惠政策,同时政府推出的活动也需要有人去做,新农人将是是主 力军。

  No.7农产品深加工产品

  2015年加工产品在农特产微商领域已经成为很重要的亮点。最早让我另眼看待的是柳州宣工的 茶香粽,短短两周时间,从策划到传播营销就有30多万元的销售。另一个就是土豆姐姐的土豆饼,短短半年时间就有3万个微店,这种爆发力,绝不是土豆这种初 级农产品可以比拟的;还有就是大末小姑娘的手工月饼,在已经过了中秋旺季的双11节,在有量上获得了一个冠军,我们看好的鲜锋君,西域美农军团都排在她后 面。这样的案例还很多,包括我们扁担姐的Q蟹仔也是。农产品的接二连三,第六产业是趋势,同样在农特产微商领域,加工产品具有特别的优势。

  No.8休闲娱乐

  不仅仅是农家乐、采摘、体验等,我觉得范围可以更加广泛,与农村、农业、农民的生活娱乐相关的,一切农村与城市消费者相连接的产品和服务,一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活,我们都可以变成一种模式。

  No.9培训服务

  每 一个时代的培训服务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出国热成就了新东方;淘宝热成就了无数培训代运营商;而特色中国馆成就了一群县域服务商。做为加油站卖水模式,一 直都是重要的生态链条。我们不必要愤愤不平,如果你有优势,你也可以去做。把培训和服务做成你的优势产品,也是在为推动农特产微商发展做出你的贡献。

  结语: 新农人、新探索、新联链、新发展。农特产微商奉献给社会的不仅是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更是一种传播和传承、一种与时俱进再造故乡的力量,一种推动新三农发 展的担当。愿我们一起不断探索,一起携手发展,共同谱写农特产微商创业新篇章。在这里,我还要给大家提醒,虽然2016年农特产微商的爆发点很多,但对于 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机会点只有自己最专业的那个优势点。一定要用心找到自己的优势点,集中专心去做,无限小,无穷大。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