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狂欢,一场吸食鸦片的盛宴

来源:互联网 | 2016-11-07 15:38

  “今天你买什么了?”

  很快,这句话又会成为大家见面的问候语了。

  年年双十一,年年败家媳!为了大家的钱包着想,各大电商平台在数周前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备战。促销的高招可谓是手段翻新、花样繁多,铺天盖地的打折广告早已老套,自贬身价为博一笑的“鸡鸭之舌”更是精彩纷呈,还有堪比春晚的大戏即将登台。毋庸置疑,九百一十二亿将被毫无悬念地踩在脚下,碾成历史!

  不止是电商平台,打了鸡血的还有他们背后的物流商。顺丰启用超过100条航线资源;EMS号称有万级人员补充;菜鸟的数十万众包快递员临阵以待;中通新增4000辆车,1.6万名员工;天天快递投入约30亿元兴建集散分拨中心……霎时间,天上地下,一片欢腾!

  然而每到此时,我的脑海里却全是抹不去的那句:最是繁华尽,烟消雨落萧条处!

  是的,双十一狂欢,难道不应当为产能过剩、经济下滑负上一些应有的责任吗?

  笔者无意抹黑双十一的积极效应,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双十带来的好处——便宜。然而,作为一个供应链管理人员,理智总是让我很纠结。

  每次在为电子商务企业授课的过程中,我都会做一个小调查,调查的问题很简单:双十一给您的企业带来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很惊奇的是,几乎所有的学员都会非常肯定地回答:弊大于利!这些弊端包括:为了双十一冲销量而大量备货,大量投入的人力,价格调整所损失的利润,质量问题而产生的退货,物流不给力而造成的删单损失。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学员的小企业因为双十一的销售预判错误,造成了几百万元的损失,最终含恨破产(幸好没自杀)。

  既然双十一有这么多的弊端,电商企业为何还热此不疲,熬着通宵吃着方便面还要投入到双十一的厮杀中去?原因很简单:每一次双十一的背后,都是电商企业的一次大洗牌!因为原本平均分布的市场需求,统统被集中到了双十一这一天。错过了这一天,就错过了一年。赌还是不赌?不赌,意味着出局;赌,则意味着投入和风险。两者相较,明智的企业还是会无可奈何地选择后者。

  赌会上瘾,赢了想再多赢,输了想翻本,好比吸食了鸦片的人,明知有害,却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可悲的是,不仅仅是商家在赌,整个中国都在拿着原本就紧巴巴的社会资源在豪赌!

  仅从2015年阿里巴巴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天猫双十一当日的物流订单量高达4.68亿单,它所带来的交通拥堵、仓库爆仓的图片想必人人都见过吧。于是,前述那些东南西北通,为了一年只有一天的狂欢,不惜疯狂招兵买马、购置设备、全员上阵,全然忘记了盛景之后的无限萧条。

  有人开玩笑地说,双十一当日所售出的尿不湿可以吸干六个西湖的水。(西湖的水,我的泪……)在供应链管理理论中,我们通常将尿不湿、牙膏牙刷这些产品归类成“功能型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市场的需求通常是相对稳定且易于预测的,企业较容易组织其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并通过稳定的供应链运营来节省成本。

  但是,双十一却打破了均衡的格局。为了在那一天吸引到更多的客户,抢占更大的市场,企业不惜大幅进行促销、大幅提升产能。人为造波之后,留下的是一个需求低靡的漫漫长冬。于是开工不足、产能过剩等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都将慢慢地浮出水面。

  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也曾经遭遇过这样的困境。每次商品大促,都扰乱了需求的正常波动,造成了预测的失效,供应链成本的居高不下。为了降低需求的波动性,沃尔玛主动放弃了许多大促的机会,转而采取“天天低价”的策略,将所谓的“牛鞭效应”给企业和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的水平。这对我们当下的经济困境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在双十一来临之际,我相信仅凭一篇小文章,是无法撼动格局的。但是,大家上香的时候,请替我向马财神捎句话:

  双十一虽好,但没有双十一的日子,或许会更好!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