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2l世纪是一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务运作方式——电子商务,向人类展示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商业交易的方法。本文具体分析物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并指出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列举了几种可供选择的物流模式。下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目前发展电子商务所需的物流模式。
一、物流——电子商务成功的保障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业务活动,是在Internet的广阔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是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商务运作方式。电子商务包括四大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其中,信息流是桥梁,商流是载体,资金流是目的,物流是基础。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前三种“流”已经能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下迅速完成目标,因此代表高效、快捷的电子商务活动的关键则是在网络下的物流活动。由于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还处在的初级阶段,人们往往还是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其他“三流”的电子化上,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导致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我国的物流体系自身发展实际还不算长,传统物流的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不能与其他的现代化模式相比,当传统的物流模式遇上了高效率的电子商务,结果不言而喻。所以,落后的物流显然成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物流活动,古已有之。现代的物流理念,并不是在重复固有的想法,而是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添加当代社会所需求的各种高新科学技术在内的新概念。当企业面对市场的各种挑战和经济全球化问题时,他们自身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对他们的企业管理和物理管理等发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及时为物流领域提供了解决之道,协助企业实现了物流管理的系统一体化,并在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创造了更高的利润和价值。
在中国,由于物流业的起步较晚和现代化程度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第三方物流也是传统的物流模式,企业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也才刚刚起步,导致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与困难,如配送便利性差、成本太高、速度太慢等,而且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物流制度与环境还难以与电子商务相结合,这样就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中国的物流还很落后,和发达国家的物流业相比主要体现在:送货途中耗费太长时间;客户下订单后没有及时送货;因为缺货,用户订购的商品无法按时配送;送货时间的不固定,客户时间不够稳定,没有时间拿货;客户订货以后无法知道货物的相关信息;不知道向谁反映配送中出现的问题;货物送达后出现问题,不知道向谁投诉;这主要有以下原因: (1)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目前,在我国全国范围内都有物流点的企业几乎没有,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物流能力不足,效率不高,不能按时的与客户完成交接,这些是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2)物流的一些基本设施不齐全且落后。物流所需的硬件、设备等都还不完善,交通运输的道路也不畅通,搬运、装卸等设备太落后,也没有大存量的仓库供货物存放,集装箱技术等还没有完全应用在物流程序中,网络技术和手段还不够先进,宽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宽。所以的这些设施都导致物流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脚步。(3)物流管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理念陈旧。物流公司经营者不理解现代的物流管理模式,没办法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缺乏科学性与时代感。
三、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企业物流的模式
根据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状况和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特点,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模式有以下几种:
1.企业自营物流模式。企业自营物流是指企业自己经营物流业务或者是投资、持有股份的子公司来建立物流配送系统,对于已在进行商务业务方面的公司,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物流业务。
2.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是一种为了迎合电子商务而出现的全新物流模式又称为物流代理,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表现。第三方物流的出现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与物流业的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状况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物流水平。现代物流服务发展的趋势所在就是第三方物流,它作为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经过了近几年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3.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是以物流系统为中心,由生产企业经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来达到物流系统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物流一体化是在第三方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物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物流公司通过与生产方建立代理关系,和销售方稳定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将生产方的产品或信息处理好后按订单送达至买方。在电子商务盛行的时代,这是在某种意义上比较完整的物流配送模式,国内海尔集团的物流配送模式基本上达到了物流一体化模式的标准。
4.物流联盟模式。物流联盟(Logistics 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组织为了同一目标而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联盟方的共同利益。物流联盟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协作、核心专业化的特点,是一种介于自主经营和外包的物流模式,风险相对于其他模式较小。建立物流联盟是为了让联盟中的企业之间成为相互信赖、协作、共同承担的伙伴从而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事物更好的效果。联盟之间不会采取会导致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建议,也不完全采取导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意见,它们只是通过契约在物流方面进行优略互补的组织。联盟是动态的,只要合同到期了,双方又各自为家,变成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单独个体。狭义的物流联盟存在于非物流企业之间,广义的物流联盟包括第三方物流,本文指的是狭义的物流联盟。
总之,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下,我国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身企业的物流模式。国际上流行趋势是电子商务企业将物流部分全部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我国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同时应灵活运用自营物流、物流联盟或者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