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就好像电商的输油管道,油流过去,总会在管道上留下油滴,这些“油滴”便是积压货品。在电商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积压货品也给物流企业带来了烦恼,而为帮助他们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一个独特的电商平台“24拍”由此诞生。
与传统电商平台相比,除价格更便宜外,”24拍”还有其它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货品来源不同。传统电商平台销售的货品要么直接来自厂商,要么来自品牌经销商;而“24拍”出售的货品,则主要是物流配送企业因各种原因无法向电商返库而积压下来的货物。
第二个特点是,供货商和配送商合二为一。由于“24拍”平台销售本来就是积压在物流企业手中的货品,现成的商品、现成的仓库还有现成的物流,所以货源和配送都不是问题。此外,通常积压货品种类很杂且数量有限,因此商品的更新速度很快,基本上每天都能在这个平台发现惊喜。
然而,积压货品真的有这么多吗?“24拍”CEO陈诚告诉我们:“目前光我们在北京地区合作的一些企业,其积压的货品平均一家就有30多万。一个盘锦做电视购物配送的,就压了100多万(元)的货。”
积压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两种:包装破损是最常见的情况,包装一坏电商公司就不要了,因为他不能保证里面的东西是否完好,因此这部分货多由配送公司买下来自己承担;另一原因就是抵押运费,物流公司和电商合作也有不愉快的时候,电商很可能会拖延运费,所以物流公司有时就直接扣下电商的货,但时间一长,就成了“死货”。
其他情况也有,比如爆仓的时候发货太乱,最后没办法理清,这时物流企业就只好自己掏钱买下商品。因此积压的货品多数是有“正品”和质量保障的,但很多可能没有包装。不过为了保证销售产品的质量,“24拍”的工作人员还是会到合作商家处“点货”,确保商品没有问题后再上架。
货品与配送服务主要由物流公司提供,售后则由“24拍”平台负责。平台利用手中拿到的货款制衡物流企业,督促他们达到投诉率、妥投率等指标,为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受平台定位所限,“24拍”想要成为电商行业的巨无霸很有难度,不过消费者和物流企业都将从中受益。只是在基本解决货品积压问题后,物流企业会否开始自己销售商品呢?这时再想想顺丰推出“顺丰优选”,申通又发布“爱买网超”,似乎又有一种恍然领悟的感觉。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