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业发展对货运业影响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 | 2012-05-25 17:25 | 作者:本站

  中国的工业化只处于中期阶段,工业重型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受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房地产爆发式增长,制造业突飞猛进以及国家大规模投资的刺激,中国钢铁、煤炭、建材、石化、能源等重化工业增长很快,重化工业增长速度大大超出其他行业。“十一五”以来的数据显示,我国重工业产值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工业结构重型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近几年来,这些重化工业产品的流通与配送,货运量巨大,对中国货运业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以重化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原材料运输占据着铁路、水路、公路运输的很大比例,由于铁路运力不足,很多重化工业产品只能依靠公路运输,因此也带来了公路运输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此外重化工业投资拉动,工程原材料大件运输、工程土方运输市场也快速发展。这些被称为量大、体重的“傻大黑粗”产品的公路运输,自然会带来严重超载问题,这也是“十一五”期间超载难以抑制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长距离煤炭运输,按理其经济高效的运输方式应该是铁路,但铁路运力不足,卡车运输煤炭占据着煤炭运输的绝大比例。

  重化工业的运输需求及投资拉动的工程物流快速增长,带动了以重卡为主体的货运市场快速发展,也因此拉动了中国重卡市场在十一五期间的超常规发展。

  我国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新一轮重化工业化已经持续了10多年,“十二五”期间,投资对重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持续存在。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等新建和续建的重大投资项目必将促进钢铁、建材、化工、设备制造等重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也将导致对住房、道路、通信、水电煤气等公用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从而为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以汽车为代表的重工业产品的比重将不断提高。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看,机械装备、汽车等重工类产品的出口增长较快。

  尽管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还具有一定的发展机遇,但这种投资多、污染重、能耗高的重化工业项目对于资源匮乏的中国肯定将面临巨大问题,使得经济在这种模式下难以持续发展,重化工业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之间的矛盾在“十一五”期间已经激化,重化工业化增长方式亟待改变。目前重工业的部分行业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国家将限制对这些行业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的增强也不允许大规模向重化工业行业追加投资。因此,“十二五”期间,重工业比重的提升速度会有所放缓,重化工业化将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

  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十二五”期间已变得更为迫切。今年两会,国家经济增长调控目标首次低于8%,也表明了中国加快经济转型的的步伐,可以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自1950年代社会制度转型和19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的第三次社会转型。在保持合理重化工业规模的前提下,转变过度重视重化工业的观念,遏制重化工业规模的过度膨胀,防止重化工业产能的大量过剩,是国家在“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重要政策导向。

  遏制重化工业规模过度膨胀,转变已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货运业的影响效果已经显现,随着这两年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国钢铁、煤炭的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趋缓,货运量增长速度也开始趋缓,再加上国家对超载的治理,长距离的重化工业产品公路货运市场增长势头也趋于缓和,从而带来了中国重卡市场需求的连续两年持续下降,2012年重卡市场的下降趋势也已成定局。因此,中国货运企业、卡车企业必须认清这一趋势,审时度势,做好发展规划与产品规划。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