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 | 2012-10-18 14:04

  一般认为,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这些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库存管理、包装、码头卸货、货运代理、增值服务等。

  西方发达国家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首选,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趋势。把不是电子商务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业务外包出去,企业才能专注自身的核心业务,把电子商务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电子商务行业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转变,使其逐渐拥有:市场和网络 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方的灵活性 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

  企业和企业之间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商务方面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本身并不改变第三方物流公司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性质。但是,全球范围内的商务活动,把物流活动的区域和流程拉得很长。对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讲,他们需要重新理清定位,在市场竞争中更多地通过合作取得共赢。随着B2B电子商务模式的推进,物流业务从原来简单的买方或者卖方委托的船运、空运、铁路运输以及相关的仓储和配送服务,扩展到更多的物流增值服务,比如换包装、简单加工、集运、分拨、报关等。

  消费者对消费者之间的C2C电子商务模式必须依赖第三方物流的支撑。淘宝网和淘宝商城上成千上万的网店本身没有能力自建物流。他们的业务发展,成就了中国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

  企业对消费者的B2C电子商务模式则成为近来更受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是随着网络的普及,更多消费者更倾向通过网络实现商品的采购,另一方面是资本的驱动。目前中国B2C电子商务物流无论是自营还是第三方物流都不够成熟,规模效应尚未显现。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从而让中国电子商务企业难以获得足够利润,长期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受到巨大威胁。

  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速度滞后,导致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公司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和快递网络。比如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希望获得快递经营资质以帮助自己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另一方面,快递企业如顺丰,通过投资电子商务网站向上延伸,企图分得电子商务物流这块大蛋糕。B2C公司和快递公司之间的跨界混战,看上去很无序,实际上,从企业逐利的本性来讲并不为过。问题在于,这些企业是否能够认识清楚两个行业之间的共性和不同之处。电子商务物流本身不是简单的快递或配送,其要求更多的技术支撑。而电子商务公司介入快递领域,怎样平衡电子商务企业的淡旺季,解决波峰波谷带来的对物流系统的挑战?虽然很多电商在自建配送中心,提出要与其他电子商务企业共享,可以提供与物流公司同样的物流服务,其最后一定会演化为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从长远来看,电子商业活动所带来的物流服务需求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但市场分工会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也会越来越深。3PL还是应该做3PL的事情,电商企业还是会从事电商的业务。只是在两者之间会要求有更深入的合作。比如电子商务公司有自己的物流中心,但是其配送工作是通过3PL完成,在商品拣选完成后要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配送实现无缝链接。在2011年250亿欧元规模的德国电子商务市场上,前十大电商企业如amazon.de,otto.de,neckermann.de,telekom.de,conrad.de等,无论有无自己的物流中心,几乎全部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表现出成熟市场的分工合作和有序竞争。

  目前中国电商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之间仍是一种价格挤压关系。在当前经济增速减缓的情况下,集中度低的物流业抗击风险能力很弱。基础打得扎实的物流企业(如顺丰、德邦等)快速壮大的同时,大量的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十二五”期间中国物流业将发生比较大的一股兼并、组合、重组的风潮。中小型物流企业可以合伙协作继续生存下去。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之间存在互相戒备的心理,在网络资源合作方面举步维艰。发达国家中小物流企业的合作是中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标杆和榜样。如德国CargoLine物流服务网络就是由70个德国和欧洲的中小物流企业联合组成的合作组织。他们利用合作伙伴各自的区域网络和服务优势,形成了覆盖整个欧洲的物流服务网络,从而形成与物流巨头如德国邮政、德迅物流等抗衡的能力。这个平均每个物流公司不足100人的中小物流企业联合体2011年完成了超过1160万个运单,营业额超过14亿欧元。中国幅员辽阔,一个物流企业要创建全国网络投资巨大。如果各地的物流企业在一些约定的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的基础上签订一个合作协议,组建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图2),将有利于推进中国整体物流水平的提升。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