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服装行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在一个火热的季节召开,但是参会嘉宾,尤其是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士似乎都感受到一股凉意,因为一些服装企业近一段时间的经营面临一定困难。从部分服装企业公布的2011年财务数据来看,李宁的存货总额达1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15.5%;美特斯邦威存货约25.5亿元,占总资产的29.8%……据悉,七匹狼、九牧王、森马等品牌的存货数量也居高不下。
与会嘉宾的演讲也印证了服装行业面临的困境。利丰供应链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耿强先生已是第三次参加研讨会了,今年他发表了《敏捷供应链系统中物流的规划与运营》演讲。他列举了数家国内知名服装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在近半年内大幅下跌。据这些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上半年很多公司库存压力仍十分明显,利润率大幅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服装行业面临的严峻局面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首先有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降低,反映到很多方面的资金选择收缩以防御风险,而之前很多国内知名服装企业正在成长的高速路上向前飞奔,一旦资金供应出现问题,行业中的问题集中爆发出来。库存危机使高速成长的服装企业不得不面临调整的阵痛。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来自服装企业自身。很多嘉宾谈到,之前国内服装企业的营销模式主要是代理——铺货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在国内消费市场启动初期,为企业迅速占领市场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今非昔比,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消费理念发生变化,服装企业这种粗放铺货模式遇到了天花板。服装企业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流通环节层级过多,对终端消费市场不敏感,由于每个环节都按照自己的预期预留了“合理”的库存,使整条供应链上产生了明显的“牛鞭”效应,造成整个流通环节库存量庞大,难以消化,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也妨碍了新产品的销售,最终带来企业经营危机。
除了销售模式问题,不少服装企业也存在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落后的问题。例如,网络规划是物流建设的核心部分。现在国内绝大部分品牌服装企业的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复杂、庞杂的体系,严重影响了运营效率。而物流管理落后、效率低也影响了服装企业的运营。要建设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中心,服装企业不仅要考虑物流设施怎么去配置,作业流程如何更加顺畅,还要选择实施适用的信息系统,只有三者相辅相成,才能够提高物流中心的整体效率。据一些参会嘉宾介绍,一些知名服装企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价值,开始投入资金重新打造更敏捷的供应链与物流体系。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