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领域和行业对物品标识的认定不同,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现有物品标识的标准种类繁多,但是由于应用的领域、行业各不相同,因此标识方法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在物联网、供应链、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统一对标识的认定,以及方法、标准、系统间的兼容性问题进一步突显出来。
在自动识别技术应用领域,现有与标识相关的标准在各领域、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卡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传感识别技术等。但现有的标准只局限于条码标识技术方面,其他自动识别技术方面的标准还比较少。现有的国家标准有:商品条码符号放置指南,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包装,用于发货、运输和收货标签的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以及三九条码、PDF417条码、汉信码、动物射频识别技术准则等等。
相比编码标准来说,标识标准数量上比较缺乏,关于物品标示方面标准相对多一些,但识别方面条码的标准较少,关于射频识别、特征识别、传感识别等方面的标准几乎没有,目前亟需制定。
物品标识是物品编码的表相,是物品被解码读取的基础。物品标识标准缺失严重影响了物品编码标准应发挥的作用,同时更阻碍了物品信息被成功读取的路径。因此,更专业全面的物品标识方面的标准亟待编制。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