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1日报道,日本信越化学工业目前宣布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种智能手机、电动汽车(EV)使用的锂离子充电电池新材料,该材料不但可以缩减电池体积,最重要的是能够将锂离子电池电量提升10倍,预计将在3至4年后量产,主要供应给日本国内外电池厂商。
据了解,信越化学工业开发出的是一种薄板材料,专门用于锂离子电池储存电能。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都是用的是碳素材料,信越化学工业运用多年积累的加工技术,使用硅酮代替了碳素材料,尽管硅酮比碳素材料造价更高,但是其电量储存能力却达到了碳素材料的10倍,这样一来便可以解决智能手机用户频繁充电的烦恼。
根据日本民间调研机构富士经济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预测2017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比2012年增加50%,达1.7万亿日元,目前主导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主要为韩国三星电子SDI以及日本松下公司,而这些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原材料中,有近50%都是由日本企业生产。
另一方面,中国以及韩国在电池领域的技术力也在不断提升,同样具备强劲的竞争力。如今全球智能手机的年产量已经突破7亿部,而电量不足一直是智能手机的严重缺陷,对于如此之大的市场需求,为了能够掌握市场的主导权,信越化学工业开发的这种大容量电池材料必不可缺。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