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由德国物流研究院与汉诺威米兰展览公司联合举办的“CeMAT ASIA 创新沙龙之电商论坛”在W1馆热烈开讲!由德国物流研究院在华分支机构帝欧咨询公司总经理宋伟先生作为主持人的圆桌讨论环节,成为了展会现场人气最高的焦点之一。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圆桌讨论上半场的精彩对话和观点。
帝欧 宋伟:电商核心竞争力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能力
今天中国的电商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且还在以很快的速度持续发展。而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物流与供应链的管理能力。
电商企业从厂家拿货,谁都可以,但是谁能把货物准确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这就涉及到物流与供应链的问题。回归到今天讨论的重点,让我们一起聊聊电商物流的热门话题。
从京东的亚洲一号开始,中国电商对于物流技术的需求,已经达到世界顶级水平。而如何把欧洲先进、优秀的技术和经验成功应用到中国市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国美 黄晓波:我们需要一个共同配送的物流体系
国美电器副总裁黄晓波表示,如果消费者在浙江山沟里,他在国美线上渠道下单后,国美会先通过系统找到离他最近的门店(目前国美全国有1700个门店,遍布全国400个城市)。如果门店有,从门店送货过去。如果没有,系统会搜索离他最近的仓库。事实证明,现在国美50%以上的订单都是当地配送。
O2O库存共享,一方面加快了整体的库存销售和周转速度,另一方面用户体验也会更好。
国美与京东的关系,是挑战还是合作?答案是:在电商时代下,无论是商品环节,还是物流环节,我们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我们希望去京东开店,也希望京东有好的商品来国美的平台上销售。从物流方面,国美在中大件商品宅配方面具有一定实力。而京东的小件配送优势比较明显。因此,我们两者可以相互合作。
对于物流技术装备的需求,国美也有很多。目前,国美全国一级物流中心54个,二级物流中心380多个。需求之一是面向中大件商品的拣选设备和系统,需求之二是对小件商品来说的。以前我们从仓储到门店,现在逐步转为B2C,对SKU数量的要求,和对时效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也带来了对新技术和设备的需求。
京东 王银学:交付是供应链规划的重点
京东亚洲一号项目总监王银学表示,从物流和供应链规划的角度,交付才是重点。
现在很多电商都去农村“刷墙”,而这背后一定是物流的交付能力先要做好准备。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把库存尽可能靠近消费者和终端市场,这也是现在所有电商企业都面临的问题。
Swisslog 吴印:方案第一,集成第二
因为中国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电商巨头,还是垂直电商,都有不同的物流需求。瑞仕格的方案都有针对性,能够贴合客户的需求。
现在大部分电商客户需要解决的都是集成问题。我们需要从数据来源、分析客户需求,在方案的基础上,为其考虑如何实现业务整合,这一点非常重要。
从瑞仕格来讲,方案是第一位,集成是第二位。在方案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借鉴了欧洲先进的成功案例。因为,我们和客户有相同的目标。
TGW 时书明:电商物流的时效追求到底有没有必要
电商企业巨大的SKU和需求变化,是对物流系统集成商的最大挑战。
作为乙方,所有的方案基础都来源于甲方的数据分析和业务需求。但因为市场不成熟,造成了甲方的需求不成熟。一个项目通常历经2-3年,这期间市场需求一旦发生变化,甲方也会调整经营战略。而业务需求变了,设备需求也会随之变化。
等到设备交付时,客户的需求和之前设计阶段相比会有很大变化。现在中国电商市场发展很快,希望客户能给乙方一定的理解,双方需要共同探讨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追求更快的时效性,意味着企业更大的投入,这些都会体现在物流成本上。作为乙方,我们的建议是:必须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来做市场规划,认真评估市场成熟期何时到来,并且防止过渡投资。
帝欧 宋伟:如何让乙方成为甲方的合作伙伴
全世界著名的物流装备和物流系统集成商都已来到中国。但他们从成长到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很多时候,甲乙双方的问题不是出在技术环节,而是在沟通环节。
现在中国电商市场上,甲方的需求,乙方已经满足不了。因为乙方一直没有和周边环境结合,从而组成新的服务价值体系。
京东 王银学:我们也不愿花钱买个敌人
作为甲方的感受是,现在乙方的水平不够高。我们的确有时对自己的需求讲不清楚,而且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请乙方,就是希望找个老师帮助我们,而不只是请个同学。
据统计,中国电商每年营业额至少增长8000亿,这需要1000万平米的仓库容量。这将是多么庞大的市场需求。而现在国内的物流装备供应商能力不足,生产的产品质量也不够。因此,借此时机,尽快提高自己的制造水平和服务水平,这才是乙方最该解决的问题。
国美 黄晓波:客户永远是对的,如果不正确请参照第一条
在公司内部,我们也是乙方。而且,我们每年可能要面对上亿个甲方。因为消费者就是我们的甲方,他会提出各种要求。
从合作的角度,我认为乙方也该调整思路了。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而什么是电商的思路,我们在合作和付款方面,变化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看重的是用户数、是流量。因此,建议物流设备商和系统集成商也能够用流量的思维,来重新改造自己的思路。
德国物流研究院
成立于1981年的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简称德国物流研究院,Fraunhofer IML)是欧洲最具权威的物流规划与研究机构,欧洲最大的物流技术研发基地与物流人才培训中心。
作为物流与供应链研究领域的主要领导者,德国物流研究院将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应用作为业务核心,一直引领世界物流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为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权威机构,德国物流研究院为德国和欧洲的物流技术与服务标准制定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德国工业4.0战略路线的主要策划者。
德国物流研究院总部设在多特蒙德市,帝欧咨询是德国物流研究院在华设立的分支机构和全权代表。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德国物流研究院不仅为在华的德系企业如大众、宝马、奥迪、博世、拜耳等提供了专业物流规划与咨询服务,还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知名企业“华为”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