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FedEx与孟菲斯机场高效协同的背后

2020-06-19 09:57

     前每年旅客不到四百万的孟菲斯机场,从来不是中国游客造访美国的首选地。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里是全球数一数二繁忙的航空货运枢纽。

微信图片_20200619095829.jpg

  “同一天上晚班的最多大概有10万员工,相当纳西州第五市的人口站在一架刚刚卸完货的波音777货机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比划,他是联邦快递运营部负责分拣业务的高级经理。

  此时已经接近凌晨1点,孟菲斯机场的夜间作业刚刚进入高峰期,上百架印着橙配紫logo的飞机正从全球各地飞来。

  在凌晨四点黎明尚未到来之前,这批飞机要卸下从亚洲、欧洲和南半球来的货物,然后再装载另一批货物离开。

  联邦快递目前运营的机队共有643架飞机,孟菲斯是其全球最大的转运中心。今年5月,联邦快递宣布完成收购欧洲快递业巨头TNT。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于8月初到访孟菲斯,探访了联邦快递旗下多项业务。

  在去年6月至今年5月的上一个财年内,整个联邦快递集团实现了18.2亿美元(约合121亿人民币)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七成。

  不过从运量来看,联邦快递上一个财年的包裹量增幅不到1%,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眼看近年来电商促销在全球掀起销售革命,联邦快递今年决定继续加大投入,到明年6月前将再为电商业务投入6亿美元。

  美国近年来随着电商促销的兴起,一些以往消费并不旺盛的节假日也开始出现包裹激增,形成了新的货运高峰期。

  这些对联邦快递的货航机队管理、地面配送以及孟菲斯转运中心运营能力都提出了考验。

  FedEx 和孟菲斯机场的关联,是从 FedEx 总部迁移至孟菲斯,并在孟菲斯机场建立超级转运中心开始。

  FedEx 创造了超级转运中心+机场的配合方式和轴辐射式网络,使得联邦快递在时效、成本上都获得了长期竞争力,相应地,孟菲斯机场在此之后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货运机场之一。

  孟菲斯与FedEx 的捆绑

  一条跑道,一个超级转运中心

  孟菲斯机场成立时间相当之早,为1929 年,历史地位的跃升发生在 FedEx 入驻后,一跃成为全球货运霸主,直至 2010 年才被辐射全球的香港机场赶超。

微信图片_20200619095915.png

  FedEx 与孟菲斯机场的合作开始于其主体成立 2 年之后的 1973 年,随着 FedEx 在 1978 年IPO 成功,公司的资金实力获得增加,能够对固定资产做出更大规模的投资。

微信图片_20200619095919.png

  FedEx 是如何与孟菲斯机场高效协同的

  尽管FedEx 并未直接持有孟菲斯机场的股权,但双方的共生关系,其资产基础源于联邦快 递在当地的转运中心。

微信图片_20200619095924.png

微信图片_20200619095928.png

  UPS 在孟菲斯机场也设立了转运中心,但其规模远小于 FedEx。

  回到20 世纪80 年代,“超级转运中心”对 FedEx 意味着什么

  FedEx 在上市前的 1973 年就将总部移植到了孟菲斯,但现在 FedEx“超级转运中心”的雏形却是在 1978 年,即上市当年开始建设,直到 3 年后的 1981 年投用。

  建筑物和设备扩张激进

  天风证券分析师从包裹量、收入和固定资产三个维度来衡量FedEx 当时投资行为的大小:1978 年 FedEx超级转运中心开始建设之时,当年:

  A)快递量仅为 700 万件;B)收入为 1.6 亿美元;C)固定资产规模为 7200 万美元。

微信图片_20200619095933.png

  天风证券分析师如果保守估计,当时FedEx 固定资产的增加之中,1/3 与超级转运中心相关,则超级转运中心的投资至少在1 亿美元左右,大约是 1978 年 FedEx 收入的 0.63x,固定资产的1.39x。

微信图片_20200619095938.png

  机队扩张速度放慢

  FedEx 的固定资产在孟菲斯超级转运中心投用前后扩张幅度较大,但除了建筑物和设备资产外,1981 年前后,公司的机队扩张速度反而在减慢。

  究其原因,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这样的结构与投产前后的网络形状变化有关,超级转运中心投用后,因为网络结构从完全联通式的网络变为轴辐射式网络,网络形状的变化使得能够用更少的飞机覆盖同样数目的网点,因此飞机资产的扩张反而有所放慢,而与此同时,用大飞机更换小飞机的策略也能够实现,这和通达系快递近年在陆路干线上的变化不谋而合。

微信图片_20200619095942.png

微信图片_20200619095947.png

  对经营和利润的影响

  从资产负债表到利润表的反应稍有滞后,1981 年超级转运中心投用,我们首先从快递业最重要的的量、收、利三个指标来进行纵览:

  1) 量:在超级转运中心投放的次年 1982 年,公司业务量增长较 1981 年继续反弹至 44%,随后随着超级转运中心产能的扩建,业务量增长至少维持 3 年以上快速成长;

  2) 收:收入增长速度略逊于量增,但趋势与之相同,可见客单价下滑,当时客单价下滑的主因在于行业竞争加剧以及FedEx 利用更低的成本推出了中端航空件;

  3) 利:经营利润率受到单价影响有所下滑,且幅度不小,从原先 16%以上跌至最低点时的11.5%。

微信图片_20200619095950.png

微信图片_20200619095954.png

  综合以上三大变化,可以看到当时从增速来看,趋势上是量>收>利,1982 年之后的 3 年内,量的增幅与利润的增幅差距基本在20 个百分点。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