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000亿件。
这是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超1000亿件,标志着邮政快递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与快递业紧密相连的不仅是消费者,以及数以亿计的厂商农户,还有数百万的从业大军。
近年来,快递业已成为“六稳”“六保”的重要推手。跨入“千亿”时代,中国快递业将如何更加健康地发展,成为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12月8日上午,在国家邮政局数据监测大屏上闪现出1000亿的数字,这意味着今年中国快递第1000亿个包裹诞生了。这箱由中通快递在四川省眉山市正山口村乡村快递站点揽收、发往陕西西安的柑橘,在快递人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2009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确立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提出了“鼓励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极大地释放了快递发展活力。财报显示,仅今年第三季度,顺丰控股、中通快递、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百世集团六家快递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就达到890.53亿元。
当下,快递业一头连着厂商农户,一头连着消费者,成为经济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超过400万快递小哥在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而奔走的同时,也正享受着快递行业飞速发展的红利。
一、从中心城市驶向偏远乡村
今年的第1000亿件快递的发出地不在中心城市,恰在偏远乡村。据了解,四川省眉山市正山口村的快递超市是今年7月1日正式开业的,由当地邮管局和村委会组织,中通快递牵头联合所有品牌快递共同成立的乡村快递站点。而在此之前,乡村“寄件难”和“取件难”也是困扰着正山口村山货出村的难题。
近年来,快递企业积极响应国家邮政局号召,加快建设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据统计,2021年,中通快递年业务量超千万件的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或将达到12个,比2020年新增4个。目前,中通在四川的网络覆盖县级以上城市100%,乡镇覆盖率超过92%。中通快递四川管理中心总经理张建介绍说,2021年至今,四川中通年进出港总量超过14亿件包裹中,30%以上是发到农村或从农村揽收的包裹。
而顺丰则在农村积极协助各地政府打造区域性公共品牌,让更多农产品被消费者所知晓、品尝。顺丰已联合地方政府、产地协会等成功打造了烟台樱桃、岭南荔枝、仙居杨梅、阳山水蜜桃、云南鲜花、甘孜松茸、内蒙古牛羊肉等特色经济项目。“把好的农产品运出去,更把好的农产品品牌‘运’出去。”
如,在今年的荔枝上市季,顺丰仅在粤西就投入1000㎡的仓储流通中心,并联合茂名市县域合作人,在当地市区乡镇总计投入驿站1200多个,临时揽收点800多个,覆盖茂名市的每一个行政村,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寄快递。
对于以电商为核心业务的京东集团,而今也把智能物流下沉到了地方。11月,京东陕西智能供应链中心在陕西省武功县正式开仓。这是京东物流首家集果品采购、冷藏、加工、分选、包装、物流配送于一体,链接西北产地产业带的农产品供应链中心;日产能达到200吨,日处理订单超16万单。
据了解,京东物流已经为全国1000多个农特产地和产业带开展对应的供应链配套服务。今年以来,京东还在乌鲁木齐、银川、德阳、海口、哈尔滨等多地投用“亚洲一号”大型智能物流仓库,这些智能物流基础设施深度覆盖三线及以下城市,目前全国93%区县84%乡镇已实现当日达和次日达。
二、从价格竞争驶向科技增效
近两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快递既是很多商品集散地商家的生命线,也是消费者生活保障的供给线。然而,随着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一段时期内,出现了不少快递公司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情况,为追求低价而不惜牺牲服务质量的情况时有发生,为快递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
为反对只要数量、牺牲质量和员工利益的“低价模式”,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从9月开始,多家企业规定全网派送费上调0.1元/票。
12月3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电话座谈会,局长马军胜在会上表示,要防范不正当竞争,反对损害行业利益、损害员工利益的行为。在主管部门的合力督导下,中国快递业正向高质量发展回归。
练好内功、比拼质量成为快递企业的竞争方向,一些企业早已开始了研发和布局。
“数字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力量,也是平衡体验、效率与成本之间矛盾的最佳解决方案。”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智能供应链平台部负责人王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