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快递物流大变革,哪些动作揭开新方向?

2021-12-27 17:14

  年终盘点:2021变革之年,2022未来可期

  转瞬间,2021年仅剩最后一周就结束了。过去这一年,在内外“双循环”驱动下,全国快递业务量在继续维持较快增长区间的同时,也不断向服务农村、服务制造业以及服务跨境贸易方向发展。在政策、行业发展等多重因素下,快递物流行业低价竞争迎来拐点,部分企业启动服务和产品分层,推动行业逐步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质量竞争转向。在此格局下,快递物流企业有望逐渐提高服务质量,或实现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等角色的新转向。与此同时,行业创新融合加速,科技驱动产业升级。快递物流企业不约而同选择了“加码”科技,无人机、无人车等先进物流设备的使用逐步实现产能爬坡、大规模应用,也推动行业加快迈向智能化、自动化。如果只给今年的国家政策两个关键词,莫过于“碳中和”和“共同富裕”。在政策层面上,“双碳”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必答题,而在迈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如何让物流从业者更有获得感,也是所有希望“走得更远”的物流企业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当下,物流作为社会运转基础设施之一正在面临“动能转换”。面对内外环境变化,一批有前瞻意识的中国物流企业开始带着数字化能力踏入产业深水区,譬如菜鸟,就在加大自主运营物流建设、提升物流服务核心能力,在国际、乡村、供应链等一些增量赛道上做扎实、持续的投入。回望2021、展望2022年,物流道远,未来可期。

  — 1

  与制造业亲密“相融”

  在快递“两进一出”中,“进厂”恐怕是今年最迫切推进的一环。我国共有300多万家制造业工厂,散落在2000多个产业带,它们是中国实体经济的基本盘。在此背景下,菜鸟、三通一达、德邦等快递物流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进厂的供应链服务新模式,推进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例如,圆通采取的“服务一站式、仓配一体化、售后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服务策略,还有菜鸟联合淘特向驻仓商家输出的C2M产销模式,即定制化服务和个性化生产等,都相当行之有效。在C2M模式中,菜鸟产地仓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通过产地仓,工厂生产线出来的商品直面消费者销售、发货,省掉了中间环节,物流成本可降低接近30%,而且产品和前端的营销能无缝对接,不仅降本提效,还能更快送达。公开资料显示,菜鸟目前已在全国建了70多个产地仓,涵盖国内30多个制造业产业带。今年以来,随着全球产业政策政府干预的抬头,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也成为我国物流业的重要目标,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进程。今年,一商宇洁跟宝洁、菜鸟一起共创的多级动态仓网解决方案获得了 ECR 最佳实践项目大奖。作为北京市属国企以及宝洁在全球最大的分销商,一商宇洁在菜鸟帮助下解决了其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难题。双11期间,一商宇洁通过供应链控制塔的实时观测,不仅订单较四、五年前翻了近十倍,还实实在在把库存降了下去。

微信图片_20211227171459.jpg

  — 2

  快递“进村”中场刚至

  紧贴国家共同富裕政策,今年的“快递进村”工作开展得不可谓不扎实。过去几年,随着农村互联网以及电商的崛起,网络上前赴后继地涌现出许多乡村网红,前有李子柒,现在是张同学,他们在爆红之后也大多投身农特产品的带货。乡村产网红并不稀奇,但要实打实让快递“下乡”、让农货“上行”,这都需要乡村快递的支撑。目前,主要快递品牌网点已覆盖全国98%的乡镇,“快递镇镇通”已基本实现,但从乡镇到乡村的,依然是个大难题。快递进村成本居高不下成为最大的拦路虎,想让当地乡村经济不仅能“活血”,还能“造血”,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在湖南衡阳耒阳,90后农村站长胡夏为近万留守老人送快递的事情就被《人民日报》作为典型重点报道了。胡夏能撑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在接送包裹之时,也帮助村民们卖货。2019年,菜鸟在耒阳升级乡村物流,把电商资源接入到乡村快递体系,推出农特产上行服务,这个“下乡”和“上行”的通道便是胡夏经营的乡村版菜鸟驿站。这位菜鸟快递进村项目的村级负责人,前后整整花了5年时间才把村里的老人培养成网购高手和卖货高手。

微信图片_20211227171503.jpg

  最近,菜鸟又启动了“万村”计划。在当地,除了继续用“共同配送”盘活县域快递力量外,还准备在未来一年在全国新建15000个村级服务站、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进行系统化的数字化改造,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步。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规划,2025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将达到1万亿元——2020年,这一数据仅为4158.9亿元,还有翻倍的差额等待填补。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下沉市场需求不断激活,包括快递、冷链物流等都将迎来新的增量空间,相关政策的红利也将持续释放。“进村”之路,终局尚远。

  — 3

  绿色物流落地有声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