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拐点终现,快递行业混战升级
2021-12-31 14:22
一方面,我国快递业务量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亿件大关,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在强政策监管带动下,快递行业价格筑底回升,“价格战”终于出现转机。处于价格战暴风眼的义乌,往年动辄1元发全国的价格不再出现,基层网点得以喘息。 与此同时,行业整合仍在继续。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超 150 万家快递物流相关企业。2021年至今,注销12.8万家快递物流相关企业;2020年注销7.3万家;2019年注销6.5万家。 2021年初,顺丰控股以现金175.55亿港币要约收购联交所公司嘉里物流51.5%的股份,正式开启顺丰国际市场拓展之路;年末,极兔速递以68亿元的价格拿下百世集团国内的快递业务,再一次搅动国内快递市场。不过,在不断的打破与重建中,各上市公司业务量增速依旧没有拉开差距。 展望2022年,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认为,随着监管的加强,行业也要逐步从“大乱”走向“大治”。“红线”的存在对于行业的恶性价格竞争有极强的震慑作用,随着成本端的不断下降,利润空间就将逐步恢复。在走向“大治”的过程中,行业洗牌仍将继续。 2020年以来,快递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导致快递企业普遍面临成本压力。 东兴证券分析师认为,爆发如此高强度价格战的原因主要受到疫情和极兔速递入局影响。“中小快递基本出清后,低烈度价格战几乎没有收益;疫情期间快递停摆,行业平衡的打破为价格战火上浇油;极兔背靠拼多多的支持,利用高额补贴打法杀入行业,而行业同质化竞争导致其他公司被迫跟进。” 今年3月,义乌的价格战率先达到顶点。彼时网点0.3kg对外报价包括,圆通速递1.2元发全国、申通1.3元发全国等,而极兔的价格则一度跌倒1元以内,让基层网点叫苦不迭。 持续的“价格战”导致派费过低,也让快递员群体收入严重受损。本轮“价格战”爆发两周后,浙江省通过《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要求经营者不得低价倾销,开启了监管对快递业不合理竞争的监管。 6月,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8月,中通率先提出上调全网派费0.1元/票,此后其他“通达系”快递公司相继跟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11月经营数据来看,快递单价提升明显。其中,申通单价环比提高0.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