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菜鸟上市,能否走出阿里的围墙?

2024-01-18 12:01

 222.jpg

图片来源:网络

  最新消息,菜鸟计划2024年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预计上半年上市,融资约10亿美元,此举将是2024年亚洲最热门的IPO计划之一,也是今年港股的“大戏”之一,引起了投资者及快递行业瞩目。作为阿里旗下的菜鸟,分拆上市之后,独立性如何?能否走出阿里的阴影呢?

  一、成也电商,败也电商?

  菜鸟十年而立,终于走到了上市的大门口,今天的菜鸟是一只巨兽,但还是阿里旗下的一员,只不过领先于其它板块优先上市。

640 (1).png

  菜鸟创立于2013年,主要为阿里巴巴集团运营的各个电商平台上的商家提供服务,包括速卖通、天猫国际及天猫淘宝海外,也就是说,菜鸟在阿里巨大而复杂的电商生态系统中孵化而生。

  菜鸟在满足阿里巴巴电商生态这一全球最大、也最复杂物流需求的过程中,从最初的科技平台逐渐演变成一张全球端到端的智慧物流网络。

  有人说,菜鸟有一个金主,那就是阿里,马云曾对它抱以极大的耐心和信心,表示:“给菜鸟1000亿去投资,不够再给3000亿,短期不要想盈利。”

  菜鸟依托阿里生态体系,客户资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阿里贡献了菜鸟营收的3成,通俗点说,菜鸟还是太依赖阿里了,很多订单基本都是阿里给的,如果没了阿里巴巴,菜鸟成长没有这么快。

  目前,菜鸟收入以面向商家的物流服务收入为主,大部分为阿里生态客户,例如,菜鸟海外业务日均400万的包裹几乎由阿里国际包圆。与阿里巴巴天然的强捆绑关系,有助于解决菜鸟长期稳定的业务来源,伴随阿里继续推进全球化,菜鸟的营收结构也将发生转变。

  还有,作为阿里生态的一部分,菜鸟在逆向物流(即退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是国内包裹量排名第一的逆向物流供应商。

  更重要的是,菜鸟背靠阿里这样的电商巨头,可以通过整合阿里的国际资源和网络,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跨境物流服务,与顺丰等公司形成差异化竞争。菜鸟利用阿里巴巴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来提升自身的物流技术能力。

  总之,菜鸟,曾经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子公司,与阿里巴巴保持着紧密的连接,存在着多重的合作关系,包括客户关系、技术关系、资本关系和治理关系,从招股书来看,阿里巴巴依然是菜鸟的关键词。

  事实上,菜鸟对阿里来说,也十分重要。阿里管理层曾表示:“菜鸟更好地成长,一定能够反哺到集团其他数字商业业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商业。”菜鸟对阿里集团总营收的贡献,也从2018财年的2%提高至2023财年的6%。

  菜鸟作为阿里首个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可以更好地展示阿里巴巴整体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发展,为未来上市的其他子公司铺平道路。

  菜鸟的核心战略定位和目标为“立足阿里、聚焦国际、赋能产业” ,菜鸟作为阿里巴巴的物流基础设施,支撑着阿里生态国内外业务拓展。

  菜鸟是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内外商家和消费者的重要物流服务提供者,为阿里巴巴旗下各大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阿里巴巴国际站等)提供高效、可靠和低成本的物流服务,满足不同场景的物流需求。

640 (2).jpg

  菜鸟还通过其“菜鸟驿站”网络,为阿里巴巴旗下各大社区平台(如闲鱼、盒马、淘宝特价版等)提供便捷、灵活和高品质的末端配送服务,增强用户的体验和黏性。

  物流服务正成为跨境电商竞争取得优势的关键。菜鸟的跨境物流,是阿里出海的关键,菜鸟的全球智慧物流与阿里国际电商协同、合力,有望成为阿里未来新一轮的增长引擎。

  菜鸟集团与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协同效应在进一步释放,自2023年9月菜鸟联合速卖通上线跨境快递“全球五日达”快线产品以来,该服务已在西班牙、荷兰等核心市场上线。二者的联合创新,显著提升了跨境商家的用户留存率和购买频率。

  菜鸟本来就是阿里巴巴的子公司,所以分拆上市完成后,这个“子”的身份依旧不变,阿里依然是最大的股东,从所有权上来看,菜鸟依然是阿里的菜鸟。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阿里巴巴直接持有菜鸟约63.4%的股份,并通过其控股子公司蚂蚁集团间接持有菜鸟约11.3%的股份(近日据说,阿里已放弃对蚂蚁的控股),合计持有菜鸟约74.7%的股份,还通过其控股子公司淘宝中国间接持有菜鸟约15.8%的优先股,拥有菜鸟约88.1%的表决权,对菜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这可从菜鸟董事会的构成中得到印证。

  菜鸟管理层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四名由阿里巴巴指定;监督层董事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由阿里巴巴指定。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对菜鸟具有战略指导和监督的权利,当然也促进了菜鸟与阿里巴巴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再看看菜鸟高管名单,有阿里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淘天集团CEO戴珊、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等等,可见,菜鸟还是阿里的菜鸟。

  菜鸟上市之后肯定会对阿里产生重要影响。在招股书中,菜鸟明确表示,将通过在海外自建物流,扶持阿里国际数字板块的增长,进而实现自身包裹量增长。也就是说,菜鸟上市,一定程度上是为阿里国际铺路。

  上市后的菜鸟,要像当年京东物流协助刘强东突破苏宁、国美的围剿一样,作为打头阵的先锋,在阿里重返高增长的过程中,先杀出一条血路来,当然,阿里一旦“再创业”成功,菜鸟自然少不了回报。

  上市之后,菜鸟会更好地将自身在物流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经验,反馈给阿里巴巴,为阿里巴巴在其他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支持和借鉴;菜鸟还可以通过其物流大脑,为阿里巴巴旗下各大数字化平台提供智能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支持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那么,菜鸟上市之后的独立性何在呢?作为上市公司,怎么处理好与原母公司、大股东的关系,这不仅是投资人关心的事情,也是快递行业关心的事情。

  菜鸟,始于阿里,又不限于阿里,最大的表现是,阿里体系外的业务量已经占比超过70%,曾经相对阿里的其它板块,菜鸟组织相对独立,菜鸟员工的期权属于业务线期权而非集团股权,而且无法访问阿里内网。

  菜鸟不断强调其运营的独立性,既满足阿里生态体系内的物流需求,也为生态体系之外的消费者、商家及企业服务,并不依赖阿里以获得商家或品牌作为客户。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