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25万亿元,是“十五”末期的1.26倍,“十一五”年均增长21%,而物流业增加值每多一个百分点,将多10万个工作岗位。可以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脉和基础产业。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是惟一入选的三产行业。但据世界银行的估计,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18%,而美国上世纪就已低于10%。该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亿元以上。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推进我国物流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智能物流,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信息管理、智能分析技术,智能化地完成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环节,并能实时反馈流动状态,强化流动监控,使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从供应者送达给需求者,从而为供应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求方提供最快捷服务,大大降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
一. 物流业已成商家必争之地
德意志银行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个人消费电子商务市场(包括B2C和C2C),在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42%,市场总规模将于2014年达到人民币1.523万亿元。
近年来,秒杀、团购带来的网购业务大潮对我国物流业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严峻挑战,物流行业的落后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瓶颈。问题即是需求,需求即是商机,这种状况引发了电子商务企业对物流业的极大兴趣。
2011年1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其物流战略,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1000亿以上建设电子商务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其中,先投资200亿-300亿人民币,逐步在全国建立起一个立体式的仓储网络体系。马云甚至表示,“希望十年以后,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只要在网上下订单,最多8小时货物就能送到家,形成真正的农村都市化。”
此次阿里巴巴的物流战略包括了大力建设全国性的仓储网络平台,这意味着,任何电子商务企业、甚至物流企业等都将可以使用阿里仓储的公共服务。比如,一个买家在淘宝上下了单,仓库可以自动生成订单、备货,再由仓库签约的物流公司直接配送给消费者。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电子商务行业订单的繁荣,也强烈吸引着身处下游的物流企业的目光。在2010年前后,多家物流企业也纷纷进军电子商务。
顺丰推出了“顺丰E商圈”,在网上销售礼品、母婴用品、数码用品、居家用品、箱包、钟表首饰等十数类商品,并且还推出了配套的支付工具——顺丰宝;宅急送上马了“e购宅急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出售电器、富硒茶、休闲用品等;圆通上线了新农网,销售各地特产、电子百货等;申通开建了“久久票务网”,线上销售火车票;中国邮政EMS与TOM合资打造了邮乐网,销售综合类商品,其中,深圳邮政EMS单独建设了乐邮购物平台,以网购香港奶粉为切入点。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电子商务公司进军物流业,物流企业进军电子商务,不能说是不务正业,但是否能够真正实现“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二. 智能流物应运而生
正如前文所述,不管谁进入谁的领域。现在整个价值链上的关键问题是物流,电子商务企业盼着要解决物流问题,物流企业更是急切需要解决物流问题。
1995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中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为智能物流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国际电信联盟(ITU)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列为物联网关键技术。
随着技术的日趋进步与日益成熟,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ITS)等纷纷进入应用领域。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 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大型国际物流企业也采用了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
因此,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催生了智能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ILS)。智能物流,又被称作智慧物流,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现在有专家又进一步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能物流的智能性体现在:(1)实现监控的智能化,主动监控车辆与货物,主动分析、获取信息,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监控;(2)实现企业内、外部数据传递的智能化,通过EDI等技术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一体化、柔性化;(3)实现企业物流决策的智能化,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控、对比分析,对物流过程与调度的不断优化,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及时响应;(4)在大量基础数据和智能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物流战略规划的建模、仿真、预测,确保未来物流战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 智能物流的应用
如前所述,智能物流涉及的技术比较多,目前在电子商务、零售业方面主要相关的有物流实时跟踪技术、库存优化、运输系统的智能调度等等。这些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应用。
1、零售物品的实时跟踪。识别系统是实现智能配送的重要手段,被用来监控物流作业流程中的各阶段,借助电子识别系统,使配送中的物资可被跟踪、监控,国外的综合物流公司已建立全程跟踪查询系统,为用户提供货物的全程实时跟踪查询,比如,美国联邦快递公司FedEx所提供准时送达服务(Just In Time Delivery,JIT-D)。FedEx每天要处理全球211个国家的近250万件包裹,其利用基于Internet的InterNetShip物流实时跟踪系统,准时送达率达到了99%。美国UPS公司通过条形码和扫描仪、数控笔、全国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能够实时地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