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物流融资难中小企业命悬一线

2011-03-22 09:54

  ——京沪宁实地调研面面观

  当一句“就差钱”成为企业的口头禅,缺钱的焦虑与恐慌像瘟疫一样在行业蔓延。有人把信贷紧缩比喻成勒在企业脖子上的“绳索”,越挣扎反而套得越紧,许多企业睁大了双眼在找钱,因为这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本报记者深入钢贸物流企业、金融机构、钢厂一线,真实还原信贷紧缩下的企业处境。

  杨少龙真实地感受到了货币紧缩带来的冷意。

  2月18日,从南京坐了2个半小时的动车组到达上海,杨少龙此行的目的是赴上海虹口区中山北一路1250号的沪办大厦内一家钢贸企业应聘做销售员。

  杨少龙原本是上海另外一家钢贸公司在南京注册公司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南京公司与上海公司之间货物的周转,从而提高银行授信额度,类似的做法在业内并不鲜见。但2011年,新的货币政策调控到来之时,他突然发现,钢材(4662,-34.00,-0.72%)卖不动的同时所有的融资渠道均被冻结了。“融资渠道收紧了,原有公司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他也因此失业而需要重新找工作。

  据杨少龙介绍,像他这样的情况由长三角地区返沪重新就业的大约有几十人。

  “对有些钢贸商而言,资金链已经开始紧绷了,如果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就意味着死亡来临。”杨少龙对本报记者表示。钢材贸易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年销售额上亿的企业也只能算小规模。整个经营过程都需要银行的大量信贷资金加以流动。一旦“差钱”,整个钢市的流动性将急剧萎缩。

  困顿的资金

  事实上对大多数类似的中小型钢贸商而言,冷意来自2010年年末。但他们并未意识到2011年的信贷市场会如此紧绷。“银行信贷是从去年年末开始收紧的。我们像回到了2008年年初的情况,信贷陡然收紧。”上海银屏经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彩兵对本报记者表示。

  余彩兵原本预计年初信贷会有所放宽,按往年规律,信贷发放一般是上半年放开,下半年收紧。但情况与预想的全然相反,他们突然间发现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2011年均按月份逐次进行信贷发放,且额度固定,信贷额度直接下发到各个支行。

  与上海银屏经贸有限公司一样,在北京拥有多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北京普德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中型钢贸流通企业,同样遭遇了2011年信贷市场的变化。“今年银行贷款不好贷,很费劲!要求也更加苛刻!而且贷款时间越来越长,经常往后拖时间。”董事长王永福抱怨道,银行说好下周放贷,结果又往后拖一周,而且经常这样。

  44集团和普德金属集团这样的企业由于常以不动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相对而言贷款需求还能保证,日子稍好过,但银行收紧贷款,对那些经营时间不长经营规模不大以及本身资金实力不强的中小钢贸商来说,影响就大了。“苦求”贷款的场景在各地一再上演。

  2月25日下午3点,在南京一家正筹备开业的钢材市场老总的办公室内,记者被突然闯进来的商户打断了采访。“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这样的信贷额度根本没法入驻啊。”刚刚入驻市场的三四位商户对有限的信贷额度颇有微词,直接找钢材市场管理部门“央求”他们帮忙从银行那里增加授信。

  原来,当地银行在2月份对整个区(南京市的一个行政区)的授信只有500万元。这连满足一家钢材贸易企业的贷款都不够,更何况这个区里大大小小的项目、制造贸易企业还很多。

  事实上,由于国家货币的总闸门收紧后,固定的信贷额度由多个行业分享,各银行对钢贸流通行业的信贷额度便相应减少。当地大中型企业只能轮流获取贷款,一个项目贷款往往要等上数月,银行还可能按1%的标准收取手续费,杨少龙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型企业几乎无法获得银行开发贷款。

  这让钢材市场管理部门陷入了纠结之中,因为他们自己的贷款也还不能完全解决。据这家钢材市场的负责人透露,该钢市市场项目总投资达12亿元,目前一期基本落成,已有近200家钢贸商户入驻,此时偏偏正恰信贷紧缩,别说这200家入驻商户的融资问题无法解决,连项目二期的一些贷款都恐怕不能完全保证。“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在跑银行。能得到多少银行贷款就要看融资部的本事了。”

  这样的例子并非个案。上海盖群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勇对本报记者坦言:“今年1~2月份,整个钢铁贸易行业其实都缺钱,只是缺多少而已。3月份稍微有所缓解。”

  北京市华天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学峰证实: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他们不仅跟随市场降价促销,甚至还减少了2月份钢材的进货量。“目前银行贷不了太多钱,民间融资成本也太高。”

  以往解决融资问题的民间渠道非常多,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联合担保”。但由于前段时间上海发生个别商户违规挪用银行贷款炒作期货、房产发生巨额亏损,受此牵连,很多联保单位和中小贸易商的银行贷款也已自身难保。

  同时一些大型贸易商不愿再选择以“联合担保”的方式贷款,王永福透露,主要是因为“联合担保”会使企业背上“或有负债”的名声。

  除此之外,“钢贸企业能上市融资的很少,往往通过民间融资拆借来解决资金缺口,民间融资成本最低都在3分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亿的融资,年利息基本上近4000万元。”杨少龙说。但新年之后民间信贷陡然开始收紧,此类信贷费用飞速上涨。

  据本报记者实地调查,2月底,上海地区托盘大户江苏苏美达、厦门建发、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