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市场伤“寒”

2008-11-14 11:09

  “目前航运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被挤压得所剩无几,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并且,运价指数也一改过去抛物线下调的轨迹,而是直接以‘自由落体式’下降。航运市场快速进入了‘隆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各界弥漫着紧张、忧虑、恐惧,甚至有一些人还不知所措的气氛。”在11月6日,召开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直言。

  远洋航路上,大量航线被合并或取消,航线上苦苦支撑的货轮装载的可能是多家班轮公司的拼装货物,另外相当数量的货轮开始了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休假。内河中,不少中小航运企业已经难以维续,船舶处于停航或半停航状态。

  从市场的盛夏跌入寒冬,让众多的航运企业卒不及防。感受寒冷的不止是航运业,与之相关的港口业和造船业也已深陷其中。

  航企悲鸣

  在航运企业看来,2008年非比寻常,大起与大落深深地刺痛着企业的神经。

  今年初,反映国际航运业景气状况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指数)维持在5000点左右,至5月20日,BDI到达了历史的高点——11793点。此时,航运界一片繁荣。造船企业在国内遍地开花,手握的订单已排在了几年之后。

  仅仅5个月后,BDI跌破千点大关,目前只在800点左右徘徊。自由落体式的下跌带给航运业的是一片悲鸣。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前三季度,水运货运量21.61亿吨,增长11.7%。水运周转量比上年同期增长6.5%,增幅回落12.8个百分点。

  “今年的市场波动实在是太大了,也是十分罕见的。更为关键的是货源的减少,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信心严重受损,贸易量急剧下滑。”中国远洋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明东对记者表示。

  “现在很多小企业已经停止出船了,因为运价的大幅下跌,很多企业都在赔钱运输,有些企业甚至已经停航了。”青岛港航局有关负责人称。

  根据记者从宁波港航部门了解的情况,目前该市航运企业中,70%以上船舶营运受到冲击,其中约有30%的船舶正处于停运或半停运状态。

  “最惨的就是干散货了,航运指数都已经下跌了超过90%。现在整个航运业都是一片萧条,不管是内河水运还是远洋海运。”中海集运中转部经理唐伟对记者称。中海集运三季度财报则称,公司亏损达2.7亿元。这是中海集运A股上市以来,单季度首现亏损。

  如果说中小型航运企业的命运引不起足够的关注,那么大型航运企业的状况则让业界备感悲凉。

  “现在集团干散货运输和石油运输急剧下滑,干散货运价从年初的160多元下降到现在的40多元。目前,沿江各大电厂和钢厂都已限量生产,仅武钢就有部分冶金炉停产检修,规避风险,集团年度运输量已难以完成,甚至部分运输船舶可能减载或下线。而且集团工业造船行业从今年下半年以来就难以接单,严重影响了今年造船行业的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中国长航有关人士对记者称。

  海运的情况同样让业界感到揪心。从中国远洋的三季度财报可以看出,该集团集装箱航运业务的货运量约150万标准箱,较去年同期增加3.3%,集装箱航运总收入下降7.8%。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32.2亿元,同比增幅27%,第三季度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17.5%,而这两个数字的增幅年中时分别为116.7%和100.9%。

  “现在欧洲和中东的航线都已经接近成本价了,而且货运量也在大幅下降,寒冬已经来了。”唐伟的语气有些沉重。据了解,目前,全球船公司运力已大大超过市场需求,亚美航线运价从年初的1000美元/标箱跌至300至400美元/标箱,很多船公司已开始了合并航线、封存新船。

  港口受累

  航运业的低迷还直接传递给了与之相关的港口业。
  
  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司快报,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4.7亿吨,同比增长6%,增幅比上个月减少2.1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下降;10月份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完成1065万TEU,同比增长8.2%,连续两个月停留在个位数增长水平。

  近日,在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四届一次理事会上,来自全国94家集装箱码头的老总普遍认为,今年全国港口业绩将是多年来最为低迷的一年,预计明年形势更加严峻。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4.7亿吨,同比增长14.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15亿吨,同比增长11.2%,增幅比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448万标箱,同比增长14.9%,增幅比上半年下降2.2个百分点,比去年回落8%。

  以上海港为例,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上海港原定今年货柜吞吐量目标是3000万箱,现已修定为2850万标箱,调低5个百分点。

  上海港集装箱码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戍源在此次会议上表示,港口集装箱增速的下滑,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其严重程度已经对港口形成了严峻挑战。首先,金融危机已影响到了实体经济,比如美国一直是上海最大的出口国,占上海港出口货物的20%,而上海港1至9月对美国集装箱出口减少了7.8%。其次,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经济增幅开始放缓、股市低迷、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