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
海运航空物流面临挑战 现代物流业大环境渐好
华南理工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爱虎提出,现代物流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就是现代海上和现代航空物流业。但我省在现代海运物流业和航空物流业发展途中,遭遇多项瓶颈制约。
海运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一是临港工业欠发达。基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广东沿海港口基本上充当了外向型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道,而对临港工业的带动作用则微乎其微。二是港口群功能定位重复,集装箱港口能力规划欠协调,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对珠三角制造基地这一腹地的争夺,容易引起恶性竞争。三是与海运相衔接的公共驳船运输业发展不够,内河通航能力有待提高。
航空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一是长期以来国内航空业“重客运轻货运”的战略取向使得航空货运业基本局限于成本型的航空货运业务,未能及时意识到时效型高附加值的快件和包裹货运业务市场的兴起,错失了发展时效型国际航空货运的良机,高端业务基本上被国际航空货运巨头所垄断。二是枢纽辐射式航线网络系统还没能实现,由FedEx首创的枢纽辐射式航线网络系统已经成为国际航空快件运输网络的标准模式,而我们国家国内和国际航空快件运输的枢纽辐射式航线网络系统至今没有能够实现。三是我省缺乏能与国际航空货运巨头展开有效竞争的企业。四是缺乏机场、物流园区和临空产业园区的系统规划。
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志成着重提了内河物流问题,我省内河港口规划过于分散,内河码头的规模普遍较小,资源缺乏,周边配套设施不健全,难以发挥其物流支点及综合物流处理功能。驳船运输的管理体制有待理顺,要加快内河航运标准化进程。
在不断打破挑战的困境的同时,机遇也是并存的。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发展物流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我省工业发展已进入重型化阶段,而随着深圳盐田港等崛起,发展临港工业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此外,在海关的大力支持下,我省A型和B型保税物流中心、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等加快发展,各项物流业标准也已经陆续出台或在积极的研究之中。粤港澳三地政府对现代航空物流业发展高度重视,珠三角五大机场间的合作已初露端倪。随着我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确保了现代航空物流业充沛的货源;而FedEx等跨国航空巨头进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也将对广东省临空产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带动作用。
【观点二】
加强粤港澳物流合作
7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出台,在广东先行先试的17项政策措施中,“委托广东省审批香港在广东投资的生产型企业从事货运方面的道路运输业务”被纳入协议,粤港澳物流一体化格局进一步深化。
据悉,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货柜枢纽港,通过珠江内河运输的货柜量占香港集疏运量的30%左右,且该份额还在逐年提高。以船队规模、运量、航线密度作比较,粤港澳三地是目前世界上最庞大的水上高速客运市场。
会上,如何加强粤港澳物流合作是讨论的重点。暨南大学现代流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海权认为,今后,广东有必要借鉴香港物流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经验,加速发展生产性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促进广东成为辐射国内外的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枢纽。他说:“制度创新是关键。”要进一步完善粤港澳物流合作机制,建议三地政府尽快共同成立粤港澳物流业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主管部门协调制度和衔接落实制度,加强专业服务制度的协调,共同探讨三地合作过程中的专业服务制度协调问题;加强三地行业协会的对话和沟通。
广东商学院教授徐印洲认为,当前粤港澳三地的物流业合作尚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加大物流业整合的力度。当前,推进粤港澳物流业合作的基础是加快推进珠三角物流一体化。而要实现粤港澳物流一体化,首先必须提高珠三角区域物流的辐射引领能力,创新珠三角物流业统筹发展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覆盖珠三角城际的第四方物流系统,推动珠三角物流业的区域合作向制度化方向发展。珠三角各城市必须放弃各自为政、争做中心的思维模式,合理利用珠三角的物流资源,发挥珠三角的整体优势,为港澳物流业提供更广阔的腹地,有效推进粤港澳物流业的合作,实现有序竞争,共赢发展。广佛物流一体化,对加快全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宝供物流集团公司董事长刘武建议,要向香港学习,充分发挥广东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打造功能完备的进出口商品的物流集散中心。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蔡锦龙副总经理建议,全面加强粤港澳物流业的分工和合作,努力形成一种“作业在粤,结算在港”的局面,通过港、深、穗三港“竞合”,打造一个国际知名的港口群品牌。
广东航运集团车持强副总经理称,将调整粤港澳水上客运网络布局,来发挥粤港澳水运优势。
【观点三】
扶持物流龙头企业
发展物流龙头企业能够带动整个流通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认为,我省物流龙头企业与国内外顶尖的物流企业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企业整体运作仍处于物流供应链低端,服务内容仍显单一,盈利空间小;运作成本偏高,有效服务网络不足,物流设施和技术水平仍需提升。为此,她提出六个招数:一要继续落实鼓励物流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二要鼓励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兼并等整合措施,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三要积极引进一批管理先进、实力雄厚的外资和港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用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提升广东的物流企业;四要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不断增强特色化、差异化服务,实现向现代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升级;五要打造网络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