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2010-11-01 14:54

  2010年10月25日——26日,由中国物流产品网承办的亚洲物流信息化国际峰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备受业界瞩目的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同期举办的分论坛,因此会议受到了与会领导与观众的一致好评,已经成为亚太区域重要的行业高峰论坛。以下是出席会议嘉宾王继祥老师的精彩演讲。

  
  
物联网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突变的过场,而是一个从信息自动提取、信息整合、物品局域联网、局部系统的智能服务与管控等向全网融合的智慧物流逐步深化的过程。物联网的理念最初是基于RFID/EPC的技术而提出的,并首先在物流业进行了启蒙与推广,后来物联网的理念又是随着各种感知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突破而提升和完善。根据调研和与企业座谈,我们认为中国物流行业已经历经了如下三个物联网发展阶段。

  一、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发展历程

  1、启蒙阶段(1999-2004)
    
  在启蒙阶段,物流行业的物联网的应用是从两个独立的技术路线开始探索的,一个是基于RFID/EPC的技术路线,另一个是基于GPS/GIS的技术路线。    

  1)、基于RFID与EPC的物联网技术:

  1999年基于RFID/EPC物联网概念提出;

  2003年11月EPC global成立,基于RFID/EPC的物联网概念引入中国。

  2004年1月12日EPCglobal中国成立,2004年4月,中国举办了第一届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2004年10月,举办了第二届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同年关于物联网的图书首次在中国出版;在这一时期,中国物流领域掀起了第一轮物联网概念炒作与应用小高潮。

  2004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召开中国物流技术创新大会,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2)、基于GPS技术的物联网

  1999年开始探讨GPS技术与物流可视化管理;

  2001年前后开始探索GPS在物流货运监控与联网管理上的应用;

  从2003年前后开始出现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开始探讨物流配货信息与GPS物流运输跟踪定位相结合;

  2004年前后开始结合GPS感知与定位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移动中的物流运输车辆与货物联网、跟踪、定位、调度、配货等智能管理与运作,初步具备了物联网本质特征,但是当时这一技术路线及其应用案例并未纳入物联网理念范畴。

  2、起步探索阶段(2005-2009)

  面对问题:

  1)、RFID芯片成本高;2)、基础网络覆盖率低;3)、技术水平不过关;4)、成功应用模式少等;

  解决办法:
 
  1)、降低RFID芯片成本;2)、尝试在高附加值产品上应用RFID标签;3)、借助物流运作的单元化技术,形成以物流单元为终端节点的物联网体系 ;4)、GPS跟踪定位;5)、局部联网。

  典型的应用:
   
  《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通过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可为货主、港口、船公司、海关、商检等相关单位提供集装箱实时状态信息。中国第一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系统,系统规范也进入国际物联网标准体系,将由国际标准组织面向全球发布。
   
  可视化运输管理与在线智能配货: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物流运输GPS追踪系统,实现对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感知、定位、联网、追踪与智能调度管理。借助这一技术,对在途车辆的提供在线配货信息服务,实现回程空车可就近配货、在线监控与管理,从而实现货运物联网应用。

  3、理性发展阶段(2009-?)

  1)、2005年11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物联网理念得到了全面提升;

  2)、2009年温家宝提出“感知中国”理念;美国奥巴马采纳“智慧地球”理念;

  3)、中国物流业已经有很多物联网应用案例目,具备物联网本质特征。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物流业物联网的应用是逐步深入的;

  4)、目前中国物流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应用呈金字塔结构,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就是塔尖部分,占的比例不大;

  5)、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空间也是很大的。

  二、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状况

  我们调研的目的是分析物联网主要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因此我们不对物联网概念与技术展开全面分析与论述。只结合我们的研究目的,对目前物流行业应用的主要物联网技术进行归类的概述分析。
   
  根据物联网本质,我们认为物联网主要有三大技术体系,一是感知技术体系;二是通信与网络技术体系;三是智能技术体系。

  1、感知技术应用状况
   
  根据对各种案例统计分析,中国物流信息化领域,应用最普遍的物联网感知技术首先就是RFID技术,占38%;其次是GPS/GIS技术,占32%;视频与图像感知技术居第三位,占9%的案例中采用了视频或图像的感知技术,这一技术目前还停留在监控阶段;传感器的感知技术居于第四位,大约不到4%的案例采用了传感器感知技术;其他感知技术在物流领域也有应用,不足4%。
 
  2、网络技术应用状况
   
  企业物流系统的网络架构,以局域网为主体;社会物流往往是互联网与企业局域网相结合。数据通信方面一般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相结合。
   
  根据不完全的对物流信息化案例的统计分析,采用互联网技术的占68%,采用局域网技术的占63%,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占24%,有的系统采用多种网络技术。如下图所示:
 
  3、智能管控技术应用状况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目前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物流过程智能控制与管理的还不多,物联网及物流信息化还仅仅停留在对物品自动识别、自动感知、自动定位、过程追溯、在线追踪、在线调度等一般的应用。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网络融合与信息共享优化、智能调度与线路自动化调整管理等智能管理技术应用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只是在企业物流系统中,部分物流系统还可以做到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无缝结合,智能运作;在部分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物流中心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做到全自动化与智能化物流作业。

  三、几种主要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前景
  1、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