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发的66米长臂泵车正式向世界吉尼斯总部提交“世界第一长臂架”的申请报告。同时,从这天开始,这一目前业内公认的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将“周游”全国10大城市,并远赴美国、德国、西班牙、阿联酋等国展示。
三一再一次让人们领略其敢于创新的勇气,也让人们分享其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门类基本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支柱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其余40%从国外进口。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在国内市场已拥有了一定的品牌企业,但真正能与国外品牌搞衡的却屈指可数。三一重工经过13年的发展,已成为混凝土机械行业中国第一品牌,全球排名在前三甲之列,这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初显的曙光。
基础工业的落后,让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走过了一段曲折辛酸的历史。但随着一批品牌的初步崛起,中国工程机械冀盼着一批像三一这样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自主品牌,来打破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格局,改写全球工程机械发展的历史。
开发核心技术 叫板进口品牌
产品的技术含量是打造强势品牌的前提条件,能够成为强势品牌的产品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工程机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依赖进口。依赖进口,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这正是中国工程机械造就强势品牌的主要瓶颈。
“与其引进技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沦为‘生产车间’,不如另辟蹊径,以自我创新掌握发展主动权。”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的话掷地有声。在梁稳根看来,装备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薄弱环节,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不可能进口一个现代化!致力于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振兴中国装备业,并促使其升级换代至世界一流水准,这既是三一发展的战略机遇,更是作为一个中国企业所应扛起的历史责任。
从1994年开始,三一以混凝土输送泵作为其进入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敲门砖”,对混凝土输送泵机械、液压、电气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坚,并创造性地把拖泵的新技术应用到泵车等混凝土输送系列产品上,使得三一成为国内混凝土机械品种最多、规格最齐全的品牌。
三一混凝土泵送产品的崛起,在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中发动了一场拒洋品牌于国门之外的民族工业保卫战。从2000年起,三一混凝土机械一直占领了国内48%以上的市场,成为国内第一品牌,全球排名在前三甲之列。以三一品牌为代表的国产混凝土机械,在短短五年间,改变了原来国内市场85%的混凝土泵及95%的泵车依靠进口的局面。
“能够把混凝土源源不断送上摩天大楼工地的混凝土泵最早出现在国外,但是混凝土泵输送高度世界纪录却是中国技术制造出来的,是中国泵创造并保持的。 2002年9月,在香港国际金融大楼施工现场,三一混凝土泵将混凝土送上了406米的施工面,以将近100米的绝对优势,打破了国外老牌企业创造的308米的世界纪录……”
2005年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将三一的混凝土泵送技术作为“十五”期间中国重大创新成果进行了推介,称誉三一为“中国泵王”。
2006年初,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三一重工“混凝土泵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摘取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竞争能力
中国企业500强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1.88%。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也成为制约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造就强势品牌的一大关键。三一之所以能够在工程机械这一典型的传统产业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敢于投入、敢于创新,并始终将研发创新能力作为一项核心竞争力来培植。近年来,三一重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到7%投入研发,这是中国同行业平均水准的3-5倍,目前的研发力量足以支持每年150亿元的销售规模。
经过13年的发展,三一重工已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三一重工研究院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拥有1000余名研发技术人员,建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的研究。
目前,三一重工在长沙、昆山建造了两大制造中心,在长沙建立中央研究院,在人才密集的上海、北京、沈阳等地设立研究院,就近指导产业园区的生产制造,围绕核心产业进行适当的延伸,共享三一集团研发创新的最新成果。
尽管三一在众多产品上已是国内第一品牌,但创新的脚步没有停止。今年,三一在已拥有的37米、42米、45米、48米、56米泵车系列的基础上,又推出66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使其在混凝土泵送机械技术领域站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进一步确立了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2007年6月,三一拥有26项国家专利、4项发明专利的世界首台微泡沥青砂浆车在京津高铁项目中投入使用。这一产品的问世,解决了搅拌车在搅拌水泥时产生的气泡问题,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也使高速铁路轨道板的粘贴强度得到大幅增加。就连此前在沥青砂浆车领域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德国博格公司也表示,将放弃自己的产品,转而购买三一新型微泡沥青水泥砂浆车,以支持其在土耳其的施工项目。
通过自主创新,三一用13年时间开发了25个系列、120多个品种的产品,拥有了330多项专利。
参与国际竞争 打响“中国制造”
在加强产品研发,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三一不断将自主研发的最新成就推向市场,并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打响“中国制造”。在发达国家相对集中的北半球,三一通过国际合作参与竞争;在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南半球,通过自主开发,利用产品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加速把中国的工程机械推向国际市场。
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更是成为三一迅速抢滩国际市场两把利刃。在国际市场,三一重工以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