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7日宣布对以色列采取代号“阿克萨洪水”的军事行动,以军则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双方死亡人数都在千年以上。新一轮的巴以冲突,虽然只限于中东的一隅,但蝴蝶扇动翅膀,全球会随之刮起飓风,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冲突不仅会削减全球投资者对以色列资产的兴趣,就是对整个中东都有重要影响。此轮冲突发生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巴勒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对全球供应链影响有限,但以色列则不同,它是全球高科技产业的核心基地之一,这使得任何冲突都可能扰乱以色列的高科技出口,进而波及全球供应链。巴以冲突对世界石油供应具有重要影响。50年前的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曾直接导致了第一次石油危机。虽然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与20世纪70年代初大不相同,但确实会看到以色列的强烈反应,这将破坏其与沙特的谈判,美国也有可能重新加强对伊朗的制裁,这将最终导致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油价突破100美元/桶。鉴于中东对全球石油供应的重要地位,冲突将对与其相关的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推高全球运输和制造业成本。因为俄乌冲突,欧洲加强了对北美能源的依赖,巴以冲突地区靠近运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主通道——苏伊士运河,这或将进一步推高欧洲天然气价格,实际情况是,近日欧洲天然气价格出现跳涨。深层次来说,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影响是复杂与长远的,冲突可能会增加全球经济面临的日益增长的风险,包括贸易分裂等;冲突将推高总体通胀率,对货币政策产生潜在的连锁反应,可能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打击。目前,冲突主要影响的地区位于以色列中南部,如进一步扩大,将对两个关键的航运咽喉点构成风险:苏伊士运河和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贯通苏伊士地峡,是欧、亚、非三洲的重要海上通道,是包括集装箱船在内的所有类型商船的关键水道,是全球航运贸易的“大动脉”之一,全球25%的集装箱贸易通过苏伊士运河完成,其中亚欧之间的集装箱运输全部经过苏伊士运河。一旦受到影响,将对交通和运输出现巨大的阻碍,多数船舶会选择绕非洲走更长的航线,这将波及全球外贸,显示出了国际贸易和航运业务在地缘政治事件和冲突中的脆弱性。即使事态不会进一步升级为地区战争,也会导致该地区的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部分受损,也会增加企业在该地区开展业务的风险。
未来影响如何?取决于是否会有更多国家“下场”,取决于冲突规模以及冲突的持久性,即是否波及整个中东地区,尤其是沙特、伊朗等石油生产大国。过去几年,世界地缘政治现状变得越来越糟糕,但中东一片向好,在我国的斡旋下,出现了和解潮,但突然爆发的巴以激烈冲突,打断了这一进程,这场危机可能比市场预期的更加广泛、不受限。让人担心的是,冲突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局势日渐紧张;当地时间12日,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与阿勒颇机场,损坏机场跑道,导致这两个机场瘫痪;就在14日,伊朗明确表态,如果事态进一步发展,不排除介入的可能性,局势似乎有愈演愈烈趋势。
三、物流,将何去何从
中国有句典故,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虽然沙特、伊朗,埃及等国家不在战区,但肯定要受到影响,因此,巴以冲突将给中东的物流发展蒙上阴影。
其实,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较高,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物流决策和规划中,时刻关注地缘政治和安全形势是至关重要的,但也不是无法承担的。当然,战争状态下,物流运输首当其冲,巴以冲突对物流的影响不容忽视,菜鸟在以色列就拥有中东地区的首个分拨中心及海外仓。虽然,冲突爆发后,除以色列个别港口与机场关停,大部分港口还正常开放,包括以色列第一大港,称东地中海航运枢纽的海法港仍在正常运营之中,但活动正在放缓,保险费成本飙升。作为海上保险业界的重要枢纽,伦敦保险市场已将以色列归类为高风险地区之一,所有计划前往以色列的船舶需针对其7天航程支付额外的保险费用,全球速递空运至这一地带的包裹将征收战争高风险附加费。以色列第二大港——阿什杜德港已对危险货物的装卸施加限制,其中包括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航运和海事安全公司正在审查其对此港的业务,马士基对媒体表示它已经关闭了阿什杜德的办公室。在以往的巴以冲突中,航空和港口也是重灾区,目前涉及以色列、巴勒斯坦港口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随着加沙的火箭弹的不断发射,加上旷日持久冲突的可能性,港口基础设施的破坏变得越来越有可能,不排除近期会有更多国家对该地区飞机、轮船采取限制措施的可能。另一方面,巴以冲突,导致交通道路封锁、检查站设置和过境限制,这将使得公路和铁路运输变得困难,边境和关务控制加强,导致物流过程更加繁琐和耗时。中东地区及邻近区域的物流运输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货物运输风险系数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