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服务正在成为部分外资物流企业在华抢占的市场高地!
“对一些要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绿色供应链可能很快就成为一个新的门槛。”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下称中远物流)董事总经理叶伟龙,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坦言。
在9月初召开的中国国际物流与供应链高峰论坛上,中远物流、开滦集团、安利(中国)等近400家物流及装备企业参与的“中国绿色物流发展促进联盟”宣布成立。叶伟龙表示,“绿色供应链虽然还是今天的新鲜话题,但十年之后,绿色供应链一定是衡量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
客场胜利背后
谈及绿色供应链,叶伟龙深有感触:在2008年,由于中远物流在德国成功中标空客物流项目,叶伟龙受德国一家物流协会年会邀请,参加该协会的年会演讲。然而,当叶伟龙演讲刚一结束,就有一位德国同行率先发问:你们在物流运作的同时,对环境做了什么贡献?
叶伟龙本来连PPT都没来得及做,而对方问得突然,瞄的是很多中国物流企业重视不够的死角。但叶伟龙似乎听懂了问话的潜台词:在竞标空客物流项目中,有近10余家全球和德国最具实力的物流服务商参与竞标,最后竟是中远物流在客场胜出。一个外来企业凭什么在德国中标?一个外来和尚能念好空客的经吗?一个后发的物流企业(中远物流2002年成立)能做好环保工作吗?
不过,叶伟龙却很从容:年轻的中远物流背后是中远集团。中远集团早在2004年就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率先节能减排。是第一个获得全球GRIA+级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中国企业,是亚洲唯一连续三年获联合国全球契约COP典范的企业。中远物流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现代物流企业,也秉承着集团的理念。
中远物流也不乏先进的绿色服务故事。叶伟龙侃侃而谈,中远物流是青藏铁路建设工程的物流总服务商,青藏铁路建在全球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的青藏高原:面临高寒缺氧,冻土、沼泽等问题。但为确保绿色服务,“在3年工作期间,中远物流对所有服务青藏铁路项目的车辆进行大规模改造,降低尾气排放等,最大程度地降低车辆对沿途环境的破坏……”
在云南建设景洪、糯扎渡两个水电站工程中,中远物流也是总包商。但因两项目都处于高原丛林,按照公路与铁路结合运输大件设施,将面临通行困难,需砍伐原始森林以拓路搭桥。如此行事,对中远物流来说方便省事,但要毁掉沿途原始森林。在2006年,在经过调研后,中远物流提出了一套环保的方案——“境内—境外—境内”跨国水陆多式联运的服务方案,即从国内转运泰国港口后,沿湄公河—澜沧江转运国内工地现场。为适应湄—澜原始水道上大件运输,中远物流特意定制了专业运输船舶……整个方案规避了对云南28平方公里原始森林的破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业主节省了大量费用。
台上事例说完,台下掌声一片。
全球化的挑战
“绿色供应链正成为全球物流同行热议的话题,也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先进企业制衡后发国家企业的一个利器。中国物流企业若不及早提高绿色服务能力,只要走出国门,必然付出代价。即使一些企业只在本土运作,迟早也要付出代价。”这是耸人听闻?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中,物流与供应链是连通全球的动脉,而物流业又是排放大户,属重点治理对象。我国政府在2007年就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力推节能减排。叶伟龙说:“物流业涉及海、陆、空运输和仓储业,范围特别广,都有大量排放。物流业要在环保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
欧美国家已经开展绿色运动。由于交通及物流业消耗着欧盟全社会能源的三分之一,是氮氧化物的第一排放源和悬浮微粒第二排放源,产生五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欧盟国家及行业组织对运输及物流领域的环保要求苛刻。总部在欧洲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设定目标,从2009年到2020年,燃油效率年均提升1.5%;2020年开始实现无碳增长;2050年前,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
“十年后,绿色供应链在一定的程度上,一定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实际上,在绿色供应链服务上的竞赛,已在中外高端企业间开展。在今年8月,TNT北亚董事总经理迈克•德瑞克公开表示,“在TNT,我们重视二氧化碳排放量如同重视财务问题一样重要。”
挑战已经在深入中国本土市场。而当前我们面对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首先,是装备设施的更新。”叶伟龙表示。2008年3月,当北京全面叫停国Ⅲ油,推“黄标车换绿标车”后,快递业中动作最大反映最快的并非本土企业,而是DHL、TNT、UPS等国际巨头。同年3月,DHL率先推出面向亚太地区的碳中和运输服务——“DHL绿色快递”。并在澳大利亚、中国大陆、日本、马来西亚、印度、越南等17个亚太国家和地区推广。同年5月,TNT集团与东风公司宣布,将合作在武汉市试运行中国首批两辆零碳排放电动快递轻卡。6月,DHL也宣布与东风汽车在华合作试运行两辆零碳排放电动快递轻卡。
“其次,是技术和标准上的门槛。”欧盟的一些物流及运输协会纷纷制定碳排放标准,一些物流巨头也在定制自身目标。TNT在2007年推出了详细的二氧化碳减排计划,针对空运,陆运等八部门制定相应减排目标。DHL在2008年宣布,到2020年实现高碳能效30%,并为此制定严格标准,到2012年,包括分包服务、快递包裹、运输每吨货物、公司不动产,每平方米减少碳排放10%……
绿色供应链服务,不仅需要物流企业提供绿色的服务,还需要供应链各环节上的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