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品网(ID:products56)原创
作者 | 李波
编辑 | 李波
图片来源 | 网络
年初的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整个中国都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下。从客观角度来看,目前还未到达疫情缓和趋于下降的拐点,这场冲击在彻底进入尾声前都不能小觑。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如何活下去?如何化危为机?
眼下,“开门”注定是“红不了”,但疫情过去之后,我们企业仍将爬起来,跑起来。环境是不可控的,竞争是残酷的,但正是一次次的磨难与危机使一个企业得到历练并生长。
信心不可少,坚持很重要
疫情之下,坚持重要,信心更重要,只要以坚定的信心面对,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对于制造业,对于物流装备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对中国经济有信心,目前经济状况没有恶化,不要特别担心,疫情会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大损失,但决不会是毁灭性打击。疫情过后,各行各业将逐步恢复发展,经济恢复元气,从新步入高速路。
中小企业要面对现实,客观把握,在企业防疫度危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一定要避免形成过度恐慌的情绪传染,要认识到企业受这次疫情的影响,完全是可控的,企业在面对疫情带来的危机时,一定要保持十足的信心,另一方面,要认识到疫情之下,内外环境急剧变化,制造行业受到不小的影响,甚至冲击。
其中,制造企业面临两大难题:产能暂停订单难交付、复工后供应链协调脱节难生产,因此,对于每一个中小企业来说,迫在眉睫的任务便是在危机中冷思考,做出适应性转化,订单延误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期、迅速掌握流程中每一个细节。无法对上游供应商进行监控,复工后担心原料接不上,关键是制定一套应对疫情冲击的生产协同解决方案,立足当下困境展开自救互救,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才是最优解。
再一点,企业最担心的是疫情下的市场萎缩。我们要这样看,疫情是一时的,企业经营是长期的,不论疫情持续多久,市场需求是依然存在的,只是被推迟而已,一旦疫情得到了全面缓解之后,大多数的业务类型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从而收复失地。
所以在当下疫情肆虐的时候,不要悲观的,要有信心坚持,一部分有前瞻性的企业正在抓住先机,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恰恰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在市场重启的时候,能够抢占高地。因此,中小企业,在疫情下,正应为了市场的重启,紧锣密鼓地开始做好准备。
如果你是一个能够创造客户价值的企业,如果你是一个员工认同的企业,那么就请放宽心,不焦虑,开始积极地为市场重启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应对疫情过程中,企业要“以变应变”,结合自身行业、企业的个性化情况,保持战略弹性,进可攻、退可守。将信心、爱心、决心像传递火炬一样传递给员工,传递给客户,传递给供应商、传递给全社会。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之中,中国的白衣天使、军人、还有很多媒体人都展示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令我们非常地敬佩。现在面对疫情,复工在即,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之中,就要开始考验企业家的勇气和智慧了。相信我们各位企业家带领团队也会给自己、给社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疫情之下,内外环境越是急剧变化,企业越要抓商机、避风险,选择顺势而为。但不管是什么,萦绕在企业家心间的,不可缺少的,都是一种信心,决心、和魄力。
对于企业来说,不要过度的恐慌,关键是树立信心,做好坚持,扛过这几个月,未来还是有很多的机会等着他们。
所以,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企业,进行正确的引导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在企业防疫复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信心,避免形成过度恐慌的情绪传染。
化危为机,共克时艰
所谓危机,‘危险’之中有时也蕴含着‘机遇’。2003年非典疫情促使电子商务、淘宝的快速崛起,成就了互联网王者阿里和京东。
企业应意识到,每次大事件背后都孕育着商机,这次疫情事件可能让社会对无人、智能等应用有正确的认识和急迫的需求。因此,这是传统制造行业技术迭代的重要机会,在细分领域,可能出现顺势爆发增长。
同时,疫情会使得制造行业中长期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比以前更加紧迫,对企业转型的要求也更加紧迫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到来让不少实体企业经营维艰,很多行业的生产与经营都受到了影响,不少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遇到很大问题,但当我们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疫情是时严重的,企业是艰难的,但也孕育着机遇。
也许这次疫情可能会像非典对于阿里的影响一样,促使传统行业考虑全新的方式进行管控。
疫情之下,传统制造行业受到不小的影响,这反而促使传统的制造行业开始进行转变,明确了融合互联网和智能优势的方向。
疫情是个转折点 将促进数字化在企业的应用,将促进传统制造企业的改造升级,并且,这不是终点,而是启点,并且数字化本身不是目的,利用数据本身才有意义
对中小企业,或者说短期来看是困难,长期来看确实是重大的机遇。
新经济或数字经济企业,是最有活力的、最有前途的,在这一次的疫情当中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得到了极大的推动,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新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
这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市场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我们更多的传统产业一定要拥抱新经济,一定要用新技术、新模式来改造我们原有的场景、原有的企业经营策略。
疫情之下,还倒逼企业促进企业的精益化。企业精益化的内核就是花更少钱、用更少的人、在更短的时间里、以更少的消耗获得更高的效率、更快速的交货周期、更高的客户和员工满意度、更合理的利润。疫情恢复过程中和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将倒逼中国企业迈向全面精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