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上线的配送员进行追踪,配送员从商户发出订单,到定单完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时间点和地理位置都能通过手机GPS查询。
4、建立一套自己的算法来对配送员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打分,并根据评分高低进行奖惩。评分低的配送员,将减少抢单权限,甚至直接淘汰。
通过找到一群志同道合、遵守游戏规则的配送员,蒯佳祺将跑腿的服务质量拉到了一个新高,兼职人员竟然比正规军还要牛。
最后,找钱。
所谓三军未到粮草先行,方向和人都到位了,没有钱这仗怎么打?
CEO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找钱,根据天眼查显示,达达成立4年8轮融资,一共拿到了13亿美元投资。
2014年5月达达刚启动,蒯佳祺就对红杉资本发起了猛攻。事实证明,投资就是投人,连一份商业计划书都没有,仅凭一项务实能力,蒯佳祺就拿下了红杉资本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
AB两轮融资的弹药打完了后,达达生死一线,这时蒯佳祺又找到了DST。
C轮融资拼的是项目的意义和创始人格局,在和DST创始人尤里看了一场电影后,蒯佳祺成功拿到1亿美元支票。
有了京东背书后,达达融资之路非常开阔。2018年8月,京东联合沃尔玛送来5亿美元战投资金,从此蒯佳祺再没缺少过弹药。
用蒯佳祺的话来说,创业最重要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3点正和找人、找钱、找方向吻合。抓住风口顺势而为,找到能打仗的团队,最后借助资本的外力赚百亿身家,这样的成功在中国越来越多。
2019年9月,美国《财富》杂志揭晓中国年度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蒯佳祺的名字赫然在列。
和他一起上榜的还有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大疆创始人汪涛、滴滴创始人程维,以及淘宝天猫双料总裁蒋凡。
《财富》是这么评价他们的:
“如果在放大镜下仔细观看这些人的成长曲线,就会发现,在聪明、勇敢、果断之外,他们展现得更多的是对新商业世界的全新理解。”
毫无疑问,蒯佳祺从高管辞职干配送员,最后一步步做成一家上市公司,他配得起任何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