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18是拼多多的6·18首秀,可惜首次下场并没有捷报频传,面对阿里6982亿元的下单金额和京东2692亿元的下单金额,拼多多给出的只是一个模糊的订单数据:自5月25日至6月18日间,日均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19%。具体的数字,以及和淘宝、京东的差距就很难衡量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有长期的“百亿补贴”放在那儿,东西本身就很便宜了,再便宜的空间有限,但是其他平台是攒足了劲儿来玩儿6.18的,流量肯定被别人吸引走了。
而且拼多多本身积极性好像也不高,天猫从4月起就开始规划618的活动,拼多多则从5月份才开启广告位招商,产品报名甚至从6月10日左右才开始。如果说618大促是一场田忌赛马的话,这次拼多多放出来的肯定是一匹下等马。
今年直播可以说是电商最大的热点了,淘宝、快手、抖音这些平台都在拼命的获取流量,电商平台与各大短视频平台间展开猛烈的对抗。对于拼多多来说,不仅要直面短视频平台的抢食,还要应对老对手阿里、京东的反击。
对于拼多多来说,这些用钱烧出来的用户如何留下来,如何转化出新的价值都是需要快速解决的问题。
根据拼多多在今年5月发布的财报,其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4%,这一营收增速虽然超过市场预期,却创下了拼多多上市以来的最低记录。
事实上,从2019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拼多多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28%、160%、120.8%、90.9%,呈现下滑趋势,今年第一季度仍然延续了这一趋势。与营收增速放缓相对应的是,拼多多的净亏损额在进一步扩大,2020年第一季度亏损达到31.70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仅为13.79亿元。
从整体来看,跟阿里、京东相比,拼多多的业务还是单薄得多,自身没有物流,没有金融,也没有自己的支付体系,整体抗击打能力相对比较弱。
针对物流的问题,今年4月19日,拼多多宣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帮助拼多多解决了家电品类供应,以及一部分物流、供应链的问题。
在拼多多忙着全面升级的时候,对手又开始降维打击了,比如京东就拿出京喜和京东极速版来扶持10万中小品牌商家,瞄准拼多多的腹地“下沉市场”。
未来,电商平台之间的厮杀只会更加激烈,跟淘宝用户差距越来越小的拼多多能不能赶超,京东能不能收割被占领的下沉市场,还要看各家怎么打出下一张牌。就在这个时候,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突然宣布卸任CEO,他个人在拼多多中的控股比例也由43.3%大幅降低到29.4%。
这背后透露出黄峥新的战略布局,80后的黄峥表示他不想年纪轻轻就这么锋芒毕露,这不是他一贯的风格,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他必须得从公司内部开始改变了,黄峥说,“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整,管理层可以逐步把更多的管理工作和责任交给更年轻的同事,让团队加速成长。”
毫无疑问,黄峥必须从“事无巨细”的日常事务中抽身了,作为企业领头羊他必须专心把握公司的方向和策略,考虑如何让拼多多这个日渐庞大的组织,在不断扩张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