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机厂是汽配企业的终端,通常主机厂为了“去库存化”对汽配企业的零部件采购只满足短期的生产,一旦断货,主机厂相关生产线将面临停产的风险。同时物流公司没有按时效要求按时到货,导致零部件晚到造成的停产损失,极有可能需赔偿巨额费用。这就导致供应链上的各主体对零部件物流时效性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科学的供应链管控,物流应该运用智能化手段让各链接点上的主体对货物流通实现透明化,实时把控物流运输,做到心中有数。
然而,现阶段汽配企业、主机厂、物流承运方对于供应链上的物流管理相对薄弱,货物物流的在途查询,更多是靠人工打电话或是承运方报表反馈,一旦发货将进入物流管控盲区,如果联系不上司机,货物的在途具体情况,到达时间,货损率等等,谁都无法得知。
智能物流实现在途可视化,严格把控运输时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物流源采用智能跟踪设备——电子回单,在发货时跟随货物一同发出,实时同步在途信息到平台,物流发货方、承运方、收货方都可查询货物实时位置、在途状态,运输轨迹(剩余里程是多少,预计达到时间)等等,方便收货方提前做好收货准备。
不仅如此,一旦货物在途中发生异常情况,电子回单也会实时发出预警,如发车延误、途中异常停留、货物晚点、签收异常、货损情况等显示在平台;帮助供应链上的主体做到货物全程在途可视化,一旦出现异常导致无法按时到货,能最快做好补救措施,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不耽误产线生产。
零部件运输全程可追溯,加强汽配企业竞争力
物流全程在途可视化也为汽车企业“全程可追溯”提供了便利。汽车是安全性要求极高的产品,对于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汽车(含零部件)的质量、维护和保养、零部件更换等,须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物流跟踪运输轨迹,每批次零部件都实时记录出场时间、途中停留点(停留点异常、停留时间)、在途轨迹、到货时间、签收目的地等做到零部件在运输环节全程可追溯,有利于节省主机厂人工收集、整理信息的成本,同时提高汽配企业的服务竞争力。
三、生产计划赶不上需求变化,供应链上物流管理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