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中国超五成的快递员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风传的“万元收入”实为少数现象。要走共同富裕之路,共享发展成果,派费上涨势在必行。
派费上涨的背后首先是政策在推动,从今年4月末起,政策不断释放信号,要求提高快递员合法权益。7月份,七部门《意见》发布,要求保障快递员合理的劳动报酬,不少快递企业已经被邮政局约谈过,严令网点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政策,不打折扣地惠利到快递员。
今年政策层面高度关注快递员的基本权益,六大企业上涨派费,既是响应号召,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不约而同的宣布全网涨0.1元/票派费,而且明确要求此项费用直接用于提高快递员收入,不打折扣地惠利到快递员
派费直接关系快递员的薪酬收入,关系快递员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按照快递员人均每天派件200件计算,此举有望为快递员每月增加约500元到1000元的收入。
不仅如此,各快递企业还在其它方面践行保障快递员的权益,有的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有的优化快递员生产作业环境、有的宣布出资建立“快递小哥关爱基金”。这些务实举措,体现了快递企业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积极态度,也彰显了利益分配机制的调整。
专家指出,如果能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快递从业者收入、采取鼓励政策等措施减少快递员流失,遏制“以罚代管”,实现共同富裕,将会有助于解决快递妥投等发展问题。
一毛钱的力度显然是小了些,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前,快递企业在旺季,也会临时性的调高派件费,此次调整派费的目的则有所不同,或将是一次真正的、永久性的提高快递员收入的举措,也是利益向一线倾斜的一种尝试,是走向共同福裕的积极信号。
其实,企业涨薪,分享股票等措施,不仅是响应国家共同富裕的号召,也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京东是如此,吉利也是如此。这是个双赢的策略,企业要发展,需要人才,而薪资,决定着员工的去留,涨薪与人才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对于员工来说,理想过于遥远且不切实际,所以为了让员工更加忠诚地跟着自己,公司能够生存下去,老板们就得考虑到员工的工资福利,一步一步提高员工福利。
但要注意,共同福裕,首先要富裕起来,否则就是共同受穷,“共同”是指公平,大家都有份;“富裕”就是指经济效率,没有效率,就无富裕可言。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表示,要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正是强调的这一点。
三、遏制业绩下滑的治本之道
虽然,我国快递业在高速发展,年均增长40%,日均业务量约3亿件,日均服务用户约6亿人次,业务规模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一。
但价格战阴云下,各大头部企业的赢利状况都不乐观,业绩下滑趋势明显,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不可避免地有所下滑,甚至陷入亏损。
申通首当其冲,8月29日,申通快递披露了2021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10.17亿元,亏损1.46亿元;顺丰控股迎来了上市以来最惨一季报,2021年一季度归母公司净利亏损9亿元-11亿元,同比下降209%。韵达半年报,净利润同比降34.45%;估计极兔今年在国内业务也会亏几十亿。
就算“成绩单”相对突出的中通与圆通,也不容乐观。中通上半年净利润18.26亿元,同比微增0.15%;圆通速递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6亿元,同比下滑33.74%。
同时,圆通2021年上半年单票毛利仅有0.1元,较去年同期的0.22元腰斩。各大快递企业日前公布的7月份经营数据显示,全行业单票价格再度下行。
因此,价格战不能继续下去了,快递行业下一步无疑是价值战, 只有在这场快递价值战中取得优势,快递公司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中国快递已经走完第一个历程,也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接下来的使命就是“从大到强”。在“从大到强”的历史进程中,规模固然重要,但高质量才是最终的导向
价值战,或者说高质量发展,人是最根本的因素,没有快递员的积极性,就没有精细化的作业,就没有良好的服务。低价竞争带来的“微利困境”下,快递企业赚不到钱,只能想方设法地削减成本,快递员的薪资大幅减少,以往优质的服务质量更是难以保证。
快递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递员是快递业的根基。派费适度调整、理性回归,有利于保障快递员群体的权益,将会激发广大快递员劳动创造的积极性,从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关键性、内生性的强劲动力。
随着快递市场迅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对服务质量和物流速度有更高要求。快递网点的战斗力,除了硬件的分拨、干线车辆,还需要敬业的小哥,而小哥是最有能动性的元素,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小哥心安,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我们常谈企业文化、凝聚力,如果人都留不住,还能谈什么,因此,企业文化的创建,一个相对较高的薪水是基础。这次派费调整,符合这一逻辑,有助于坚定快递员信心,稳定就业队伍,巩固行业稳定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