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增速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仅用了7个多月就完成了500亿件业务量。据预测,2021年快递业务量将完成955亿件,同比有望增长近15%。一年新增百亿件,说明快递市场潜力巨大,能容纳更多的快递企业,也足以再培育出一个全新的快递品牌。
不过,残酷的竞争也是摆在新入局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是快递市场集中度逐渐提升,2021年上半年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0.8,比1月至5月上升了0.3,排名靠后的快递公司除非采取非同寻常的策略,否则很难对龙头快递企业构成直接威胁。
另一方面是快递市场价格的竞争激烈。从2021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以圆通速递为例,自2021年3月单票收入一路走低,从2月的2.6元/票跌至5月的2.04元/票,市场占有率从2月份的11.45%提升至5月的15.93%。而2021年6月,韵达、圆通、申通的单票收入持平或略有回升,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占有率均有所下降。
“要么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要么有强大的商流支持,要么另辟蹊径走独特的差异化路线,否则很难从快递的红海中杀出重围。”该行业分析人士以极兔的崛起为例分析指出,其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首先是抓住了快递市场增量发展的机会,同时有上游拼多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利用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成功还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回顾顺丰、“三通一达”等企业的成长之路,他们大多经历了二十年的苦心经营才达到了如今的水平。在此之前,有不少新兵野心勃勃地杀入快递市场,试图在短期内完成全国快递网络搭建或重组,但均以失败告终。轻者退出市场,重者破产清算。这些失败者不乏资金雄厚的上市企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速成全国快递网络绝非易事。
此外,无论是顺丰还是“三通一达”等企业,均通过上市获得资本助力,不断投入重金为各自的网络降本增效,增强科技力量,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品牌效应,“护城河”优势非常明显,短期内难以被复制。
“总体来说,考虑到全国起网时间、资本投入以及成本差异,新兴快递企业的入局短期对当前电商快递市场的竞争格局影响不大。”安信证券的分析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不论对新入局者还是传统快递巨头来说,唯有加强自身成本管控,提升时效、服务水平,才能最终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