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集装箱的成功看我国物流标准化的落地路径(下篇)

2023-05-15 21:45

  在集装箱化早期,集装箱之父麦克莱恩就认识到,降低货运成本所要求的不仅仅是一只金属箱子,而是一整套货物处理的新方法。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船舶、铁路和公路等多式联运的物流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标准化高效率来源于物流的“流动”。物流运作的共性规律可归纳为:连接与融合,而连接与融合,需要“流”的标准化。物流标准化不能局限于单元的标准化,确定了“物”的单元标准后,就应该全面推进“流”的标准化,在“物”与“流”的标准基础上,再推进“链”的标准化,让物流标准化逐级推进。对于物流来说,标准化首先是“物”的标准化,就是要物品包装尺寸和集装单元尺寸符合一定的标准,但更重要的是“流”的标准化,是物流活动和物流过程的标准化,通过“物”的标准化,使其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物流高效的系统。如果集装箱,不能贯彻到物流每一个环节,那它就只是一个铁皮箱子,只有将运输链的每一个环节——从包装到运送,从设计船舶到设计港口——都统一起来之后,集装箱的潜力才能够得到充分释放,集装箱才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同样,物的标准化,或者称单元的标准化,必须要贯彻到物流各环节中,包括物流的上下游,才能算真正地落地,这就是集装箱运输给我们的启示。因此,标准化的落地成功,并不是我们大众所认知的单点突破,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周围的配套设施都跟上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优势,才能起到颠覆性的效果。我们强调物流单元的标准化,更强调物流“流”动的标准化。货物在大系统中流动,物流上游连着制造业、下游连接商业、企业及消费者,所以,物流的标准化,是从系统上,生态上的标准化。当前,物流标准化已经从过去主要考虑单个部件或者工序的通用和规范问题转变为规范整个物流运作流程的重要手段。总之,“流”的标准化,就是在物的单元标准化基础上,通过把物流单元作为计量单元、信息单元、订货单元,推动物流作业流程、服务流程、商业流程标准化,进而在“物”和“流”的标准化基础上,推动链的标准化,使上下游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与互联互通。

微信图片_20230505113648.jpg

  在物的标准化、流的标准化、链的标准化基础上,物流标准与物的生产标准、流通标准对接,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业深度融合。4、发展中推进集装箱的成功,给物流标准化重要启示是:在发展中推进,在智慧中完善,并且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物流集装箱的设计是基于标准化的概念,这个标准化,是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在20世纪50年代,诞生了最早的海运集装箱,随着各种运输需求不断增加,海运集装箱不断完善设计,包括大小、形状和材料等都得到了不断地改进,最终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集装箱。

微信图片_20230505112614.jpg

  物流的标准化在发展中进步,体现在从物的单元化标准、流的互联互通标准、向链的三流合一与企业供应链高效协同标准发展,还体现在物流与商流的标准衔接,物流与制造业标准衔接等方面。标准化从短期和局部来看往往是增加成本的,但是在规模经济作用下,边际成本递减的特点也非常明显,这也是发展中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物流标准化在智慧中完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标准化使智慧物流得以实现,二是智慧的发展,促进了物流标准化的进步与完善。从第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因为集装箱的标准化,从而才使得通过智能化手段比如摄像头等能够更好地进行箱号和货物识别,获得第一手的大数据,从而对集装箱进行智能管理。采用集装箱这种标准化运输容积后,人们能够采用信息技术和运筹方法了解货物和运输状态,使水陆国际多式联运成为可能,促成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因此,集装箱化为代表的容器技术正在改变信息产业。拿物流器具的标准化来说,信息技术,前沿科技,如RFID与物流器具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使其朝着通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了智慧物流的载体,扩展着其范围。所以说,标准化为中国智慧物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物流走向国际化,起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智慧角度说,物流的标准化是在技术的进步中得到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将我们带入大众协同共享时代,正在驱动共享经济、融合为王新时代的到来,这一趋势客观上要求标准化,智慧物流不同环节的工作信息都成功转化为标准化数据,实现不同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共享。智慧物流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具有联通性强、融合度广等显著优势,而联通性、融合性对标准化要求十分迫切,因此说,智慧物流推进标准化。

微信图片_20230505114827.png

  随着GPS、RFID电子封条、二维码溯源等先进技术投入使用,集装箱追踪系统也得到了普遍应用。这种系统能确保货物准时到达目的地并保持良好状态,实现快捷安全的运输。5G、机器人等技术使得集装箱的无人装卸成为了现实,使得周转成本进一步下降。

     5、标准制定原则

    在这里要讲到我国物流标准与国外标准、国际标准的衔接、学习与借鉴问题。我国是制造大国,也是物流大国,物流标准的制定原则是:以世界主流的标准规格为导向,以国家标准为支柱,有意识地,通过正确的推广方式,推动中国标准成为全球标准,统一全球物流实体网络的接口,为全球物流实体网络互联网化奠定基础。物流是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核心的单元化物流标准,是物流业最核心的标准,形成系列标准尺寸规格的生态系统,关系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顺利推进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物流在国际物流中的话语权问题。有人提出,以中国托盘标准化为核心,全面宣传贯彻中国物流单元化系列标准,这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因为,在物流系统中,集装是起贯穿作用的,整个物流系统设计往往以集装尺寸为核心。

微信图片_20230505115309.jpg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