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没有一个任何行业的“战争”在时间和烈度上可以与快递业相比。这是一场持续长达20年,融合了规模战、价格战、资本战等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形态的立体化“战争”。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眼下这场以人力、技术为武器,以资金、单量为弹药的“战争”还看不到尽头。
比如最新的情况是,一个年轻的对手发起了一场突袭,暂时改变了行业格局。
5月12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深圳市丰网控股有限公司与极兔速递下属子公司深圳极兔供应链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拟以人民币11.83亿元转让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丰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超越对手杀入第一梯队,是行业黑马“极兔”过去渴望做到的事情,通过这场事先没有传出任何风声的收购,它已得偿所愿。
但硬币终有两面,有人崛起就有人失意。崛起者固然春风得意,但失意者必定不甘,所以“战争”注定还会继续下去。
01 极兔崛起,谁在失意?
危机来临的时候,往往是突然而悄无声息的。
2022年上半年,正被疫情封闭在上海家里的某快递公司副总得到了一个令他头皮发麻的坏消息——极兔快递的日均业务量已经突破且稳定在4000万件以上了,而彼时其所在公司的日均快递量仅有2700万单。
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池塘,这个被严格限制在小范围内传播的消息在管理层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我当时想如果我们从此被极兔超了,我们这帮人集体跳楼算了”,事后回想到这一刻,这位副总依然心有余悸,甚至想骂一句脏话。
这也难怪,这家成立20多年的快递老大哥如果被仅两岁的快递新秀超越,这简直是赤裸裸的羞辱。
最终这位副总和他的同事们没有等到跳楼的机会,在6月份上海解封之后,由于快递量快速回升,其所在公司快递暂时稳住了阵脚,单量也回归到4000万左右。
但警报还没有解除,在此后的一年的时间里,双方的单量一直咬得很紧,这让双方都非常着急。
“极兔正在上市的关口,需要通过单量的超越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老牌巨头也绝对不想能在这个时候输。”行业观察者古云表示,双方都铆着劲。
但上述人士认为,如果极兔将丰网成功地整合到旗下,极兔的日常单量将从目前的4400万至4600万的基础上再增长1000万单,将稳稳地成为中通、圆通之后的中国快递老三。
面对这种局面,申通和韵达将成为最大失意者,按照今年3月的数据,申通和韵达的日单量分别为4261万和4671万件,因此两家的排名将分别滑落至第四和第五。
排名改变的背后,大家的对手都变了,“以前是申通和极兔、圆通和韵达捉对厮杀,以后就是申通对韵达,极兔对圆通了。”
02 巨变背后的秘密
2020年3月,从东南亚起家的极兔在国内强势起网,凭借着无与伦比的执行力和强大的合作方,只用了十个月极兔的日单量就突破2000万单,成为快递行业巨头中的一员。
当时极兔的崛起也引发了新的快递创业热潮,顺丰丰网、京东众邮两个加盟制新品牌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
然而后两家都没有复制极兔的奇迹,丰网单量一直被卡在千万单,而众邮快递由于无法打开市场,在2020年底更名为京喜快递,转型支撑社区团购业务的后端供应链。
实现弯道超车的背后,是极兔极具互联网风格的强势进攻打法,与传统快递公司不同,极兔非常擅长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价格战以及收购同行快速获得客户和用户资源。
在快递重镇义乌,极兔曾经将每单发全国的价格杀到最低8毛钱,如此夸张的低价帮助其拿到了大量的订单。
此外,在过去三年极兔发起了两次大并购,2021年9月,极兔以约68亿元(合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百世集团中国快递业务。按照极兔的打算,以极兔2000万-2200万之间的日单量,加之百世2500万的日单量,两者合并后约在4500万单,直接超越申通。
面对极兔的如意算盘,令人意外的是,在百世中股份占比为37%左右之的大股东阿里竟然也非常痛快地签字放手。
按照坊间的说法,阿里之所以愿意出售百世,一方面是因为极兔给出了无法拒绝的条件,补偿了阿里在百世投资上的巨亏。而另一方面阿里认为手中掌握着更有价值的申通,因此失去百世也不会有很大的损失。
但极兔的算盘没有如期实现,最大的原因是极兔在收购百世后,许多区域里两个品牌加盟商的利益整合出现问题。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华东地区,有百世加盟商给极兔要价250万元,极兔只愿意给170万元。由于两个品牌利益分配不均,大量网点都出现了混乱及瘫痪乃至停工的现象,导致其单量出现流失。
另外还有一些水面之下的因素也影响了极兔的单量。有媒体报道,百世的淘系订单数量自极兔宣布收购百世之后便开始下降。
原百世单量的流失,使得极兔的业务没有如愿稳超申通,闪电战变成了拉锯战。
“我们一路走来,从0到1确实犯了一些错”,事后有极兔高管反思。为了抢回订单,极兔也迅速行动,在电商平台对快递服务商考核关键的服务质量提升上下功夫。在2022年618期间,三通一达惊讶地发现,在菜鸟指数的服务质量上,极兔居然超过顺丰拿到第一名。
不过申通虽然当时意外成为极兔收购百世的间接受益者,但是却没有真正摆脱被超越的命运。
除了极兔和申通,圆通和韵达的位次变化也出乎意料,在2022年韵达还是行业第二名,圆通则紧随其后。
在2022年的财报中,韵达净利润仅微增1.62%。韵达解释称,2022年主要因疫情多发散发等超预期因素干扰,物流畅通和供应链稳定受到冲击,对消费需求和快递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报告期内公司业务量和经营业绩同比出现小幅下降。
古云认为,韵达确实是受2022年疫情打击最严重的快递公司。去年4月中旬山西太原的快递物流园和北京房山网点出现了疫情扩散现象,导致韵达全国各地网点都受到“关照”。以上海总部为例,虽然上海在6月份解封,其他快递公司全部恢复正常上班,唯独韵达一直到四季度,依然只允许少部分员工分批轮换到岗,剩下员工居家办公。
此外有知情人士透露,韵达的研发团队在去年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减员,人数减少了几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