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几点看法

2023-06-07 20:26

  到2022年,中国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翻了一番,占所有汽车销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代表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电动汽车市场。不得不说,特斯拉入住上海,如鲶鱼一般,激活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助推了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同时,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巩固了深厚的本地供应链,形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优势。其实,上海市最看重的还是特斯拉对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作用,特斯拉Model 3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超过90%,大部分供应商都来自江浙沪,中国不仅是特斯拉最大的非美国市场,也是其电动汽车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熟,产能稳定,具有先发优势,在全球受疫情影响,汽车产业面临供应困难,而特斯拉汽车凭借在华的供应链,不但没有受到影响,产能还在一直爬坡。以占新能源汽车成本大头的动力电池为例,可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高度成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约占全球的70%。全球十大锂电池厂家排名中,中国占据了6席,宁德时代已连续五年位列全球第一,所以说,在成熟产业链基础上打造的产品力是国内新能源车企面对全球竞争的优势所在。伴随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市场,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中国本土车企品牌的崛起,使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已受到挑战。当记者问马斯克,未来五年谁将是特斯拉的有力竞争对手时,他说,“不知道谁会是遥远的第二名,你用望远镜都看不到第二个”,尽管特斯拉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但中国品牌的知名度正在蓬勃发展。其实,中国品牌已紧追其后,在某些方面已超越特斯拉。2022年,最突出的中国本土品牌之一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当年创下了186万辆的销量纪录,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更为重要的是比亚迪还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但是,单车毛利上,比亚迪已经接近20%,离特斯拉的28%还有不小差距。在中国新势力崛起下,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以及与特斯拉的竞争,正逐渐加剧,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2020年的15%左右降至去年的10%,而同期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已从31.7%上升至38.1%。特斯拉不得不祭出降价策略,今年以来特斯拉在华经历了价格多次变化,加剧了国际和本土车企在中国的竞争。马斯克也坦承,中国的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因为他们工作最努力,人也最聪明。的确如此,中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已经由大变强,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化,在2021年全球新能源品牌销量榜单TOP20中,中国品牌有8家。在我国,造车新势力,是新能源汽车的中坚力量,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传统的汽车三大件,随着造车旧时代的逐渐远去而不再占有那么重要的位置,于是,新势力挟电动化之风,高调入场。

640 (10).jpg

  能源结构的转变,让造车可以绕过发动机等三大件的传统技术壁垒:发动机、变速箱的研发,需经过多年的潜心潜力,新能源汽车则是三电,我国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在汽车业的电动化、智能化全球浪潮中暂时取得“先手”。国家推出的新能源政策,让造车新势力有条件在技术赛道上持续跑下去,不仅将钻研重点放在了续航这样的常见性能上,对于自动驾驶、生态互联的投入也不少。长时间的高额补贴,硬生生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到全球领跑的位置,目前,国内的新能源产业已完成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民族品牌新能源汽车,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等,最大的优势是对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研究应用和人才储备,视野更前瞻,做法更为灵活,善于本质创新,在技术融合、配套服务等多个方面构筑有竞争力,例如蔚来汽车,自2018年5月首款ES8下线,只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1到10万辆的跨越。小鹏汽车从成立到推出第一款产品仅需两年,这意味着新造车公司已经开始将传统汽车开发一款新车至少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定律彻底推翻。新能源汽车生来具有智能化的基因,软件在汽车差异化上的作用越发突出,国内互联网巨头凭借在智能化方面的积累,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软件定义汽车几乎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网络大鳄如华为、小米、阿里、百度等,或独立造车,或在为造车助力,他们造车沉淀虽少,但资源繁多,擅长技术迁移,在软件、算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新势力未来发展的有力臂膀。更为可喜的是,中国传统车企纷纷开始转型新能源汽车,以吉利、一汽等为代表,他们制造基础厚实,品牌名声在外,树大根深,在稳步发展中寻求新能源的突破,吉利李书福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布局重心。油改电,对于传统车企,设计制造能力是现成的,产品系列化的速度也远胜白手起家的新势力,时间成本大大缩短,势能不可小觑。传统车企制造渠道供应链品牌历史悠久,一旦百万级的OEM体系转向电动车的生产,那么其速度将很难被抵挡,中国新能源汽车后继有人。汽车行业一百多年的发展,能成为后起之秀的从来都是颠覆者,风起云涌的各家新势力,将扮演网络时代新的颠覆者角色。未来几年有望成为中国汽车市场转型的关键节点,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乃至互联网科技公司,开始齐聚纯电动汽车市场,并在不同细分市场和业务领域取得成就。中国向来是讲究互利共赢的,传统车企在软件上始终是其不可忽视的短板,而新势力则在制造上是弱势群体,二者的合作,将使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产业链看起来更完整化。汽车行业从来都不是赢者通吃,希望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之间更多是队友的关系,尤其是在出口海外市场的竞争中。

640 (4).jpg

  总之,得益于中国制造的后发优势,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从2014年就开始布局,经过了近十年时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突出,而且很多核心技术已实现超越,领先全球,叠加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效率上的整体优势,造就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口转型的核心优势,理想与现实交织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一片光明。三、迈向西方的远征前面说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已经对世界新能源汽车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迈向西方的远征已经起步,中国众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较量的同时,也正在加速进军海外市场。

640 (4).png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