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几点看法

2023-06-07 20:26

  从2022年开始,中国汽车海外出口量爆发式增长,实现了量价齐升和进入发达国家的双重突破。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2023年1月至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欧洲在汽车领域占据独特的地位,世界第一辆汽车就诞生于此,这个汽车文明的发源地,诞生了无数经典难忘的车型。对新能源汽车来说,欧洲是一片广阔的蓝海,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布局海外市场的战略制高点,也是其全球化的必由之路。全球能源转型的大势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正在快速释。欧洲是全球能源转型最为激进的地区之一,“禁燃”以及对环保的高要求使得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显现巨大潜力,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洲市场成了中国车企出口的战略重地,不少中国车企把目光投向了汽车历史最悠久、豪华品牌密度最高、发展最成熟的欧洲市场。另一方面,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当产业成熟以后,自然产生外溢效应。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实则必然,到欧洲去已成为绝大多数国产新能源车企的重要发展战略。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称,中国电动车厂商过去两年已在至少16个欧洲国家推出了十几款自有品牌车型,欧洲地区,正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量市场。国内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开始从A0级车、A级车扩展至B级车甚至C级车,相比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洲本土品牌新能源车型布局并不完善,产能也受限。欧洲最大的出租车公司Sixt,此前已经与奥迪、欧宝等欧洲本土车企达成订购协议,然而,后来改签比亚迪,原因在于,中国企业比德国制造商拥有更强的交付能力。中国坚定地走电动化、智能化的赛道,经过十几年耕耘,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在新能源技术领域,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动力电池、充电系统、燃料电池和电机领域,专利量已经世界第一。在德国独立研究机构“汽车管理中心”(CAM)创新排行榜上,上汽和比亚迪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位,仅次于大众、特斯拉和奔驰,领先于宝马、通用汽车和现代。比亚迪ATTO 3(国内元PLUS)获得E-NCAP碰撞测试五星评价,长城的魏牌coffee 01(国内摩卡)、欧拉好猫二款车也获得欧洲碰撞测试五星评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比亚迪、蔚来为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无论是在三电技术、智能化、设计与配置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综合优势,在交互、导航、数据等层面更胜一筹。

640 (23).jpg

  这一切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进军欧洲的底气,概括地说,中国新能源车企攻占欧洲市场的雄心壮志来源于有着足够战略纵深的大后方——中国资源、中国制造与中国市场。欧洲集聚了全球的高端汽车品牌,深谙汽车品牌塑造,中国新能源车企抢滩欧洲市场还有更深层的战略考量,就是打造高端的品牌形象,欧洲是最好的练兵场。中国新能源车集体“出海”欧洲,不再拼价格,正尝试在奔驰宝马“家门口”与众多海外品牌正面交锋。无论是蔚来、魏牌,还是上汽名爵、比亚迪、红旗,均以“高质高价”登陆当地市场,至少在A级车领域,已经具备了抗衡的实力。比亚迪公布了“汉”在德国预售,预售价格为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1万元),与之对应,宝马5系入门版车型520i在德国官网售价为5.37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8万元)。去年,全球五大车展之一巴黎车展时隔四年再度启幕,在这场被视为“全球汽车行业风向标”的盛会上,中国新能源车——长城汽车、比亚迪等品牌亮相,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中国品牌大举进入欧洲纯电动车市场,不是单一品牌,而是多品牌入欧,彰显你追我赶的态势。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欧洲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新能源汽车军团在欧洲卷土而来,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表示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建立起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借助于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首度掌握了汽车市场的话语权,但在欧洲这片土地上,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全面渗透,国内新能源车企开始直面全球化的真正考验,面临更真实、更残酷的挑战。做海外市场不是一句话,面临着政策差异、法律法规、市场竞争等一系列挑战,品牌的培育也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产品先行,在市场规划、产品认证、渠道准备、本土化等方面做好准备,需要真正的商业深耕。还有中国车企进入欧洲市场将面临严苛的网络安全合规监管要求和较高的合规门槛。另一方面,欧洲的老牌车企已经拉开了全力冲向电动化时代的序幕,宝马、奔驰、大众等传统汽车巨头,均在加速向电动化转身,凭借累积的品牌、渠道和文化等诸多优势,市场攻势异常凌厉。欧洲,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传统汽车巨头云集,也使欧洲成为全球最为“挑剔”的汽车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以创新技术、服务理念和过硬质量赢得欧洲市场的青睐。加紧锤炼自身功力、积极应对变化已是当务之急,需在当地做好售后和供应链环节,建立高效服务体系,车型更要符合欧洲的用车习惯。中国新能源汽车面临更长远的挑战,则是全球供应链的构建和管理能力,事实上,全球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供应体系的搭建过程,供应链的布局,关系到企业产能的稳定和成本的控制。中国汽车制造商可发挥自身在数字化方面的优势,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数字体验,并为欧洲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逐渐获取欧洲业界和消费者的肯定,积累良好口碑,在海外市场实现新突破。

640 (41).jpg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的增强,出海目的地的范围也在扩大,其实,不止是欧洲,越来越多来自东盟、中东、美洲等各个区域的汽车生态伙伴已注意到了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合作的巨大契机,在纷纷了解中国汽车品牌技术和产品的同时,积极将其与自己的本土化资源对接。中国新能源品牌汽车大规模出海参与国际竞争,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创新能力和增长活力,使国内车企进入到真正以产品、品牌争夺全球市场的新阶段。新能源汽车带来汽车产业的第三次窗口期,争相出海意味着我国新能源车企正在主动积极拥抱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结语:大变局时代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汽车正在以新能源为主导,被软件和芯片重新定义,成为一种全新产品,作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的制造大国,我国实现弯道超车指日可待。

640 (40).jpg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