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究竟有多牛?从体量上来看,中国邮政是世界第二大邮政集团;从盈利上来看,中国邮政2020年,企业总收入6645亿元,实现利润606.4亿元;连续3年,进入“世界500强”前100名;在2020年《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第90位,而阿里巴巴排在182位,京东更靠后,中国邮政是最低调的巨无霸。真实的邮政,是一个令顺丰和京东都不敢等闲视之的强大对手。5年前当刘强东喊出:未来中国快递业可能就只有京东和顺丰能活下来!邮政亮出一张王牌:“邮政可以送达地图上标注的任何地方,京东能去吗?”和民营快递企业相比,中国邮政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邮政是伴随着国家的存在而存在,其本质上是一个国企,承担着国家赋予的责任与义务,保障每一位公民都能使用邮政服务。其服务对象更多是农村和公益,组织农民,主导农村智慧化一体化进程就是中国邮政集团。纵使公众口碑比不上顺丰和京东,但毫不夸张的说,假如我们只能保留一家快递公司的话,只能是中国邮政,因为邮政是唯一一家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快递企业。中国邮政作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是最可靠的、覆盖面最广的、惠及人数最多的超级巨无霸,偏远山区,往往是“出力不讨好” “高投入低回报”的代名词,这些地方是民营快递不愿意去的地方,都需要邮政来布点,来完成投递任务。人们说,只有快递不到的地方,才会想到中国邮政,这是诟病,也是赞叹。邮政是为了民生,它所创造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其它快递公司,危难时刻,中国邮政更是承担起了国家使命。有人调侃,有两种快递最为可怕,一种就是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另外一种就是邮政快递,只要在中国境内,就能给你送到,前者是卫国家,后者是为民生,相得益彰。
而当前,邮政还在扩大社会责任承担力度,肩负起政府通信公信力形象,意味着“官方背书”,意味着“有送必达”。南极考察站设立邮政服务机构是世界各国的一贯做法,通过邮政记录、展现南极考察的历史,是一种国家话语权的象征,说明,中国主权延伸到哪里,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就提供到哪里。从国家队的角度来说,中国邮政,承担国家赋予的重要职能,以强调公共服务为主,经济效益为辅。有人认为,现在的快递主流阵营中,EMS处于顶部,底部就是通达系与极兔速递,顺丰控股和京东物流属于中间层,这分析的有道理,邮政,决不是令人小觑的快递企业。很多人不知道,公众对中国邮政的满意度并不低,中国邮政的坚守,不仅仅是一场商业行为,更像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公共事业。2023年第一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和时限准时率测试结果显示,在品牌公众满意度方面,得分较高的品牌为顺丰速运、京东快递、邮政速递。曾几何时,邮政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渠道,曾在我国计划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曾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陷入落寞,但作为中字头冠名的大国企,邮政具备优势还在,未来十年可借此成为王者。邮政有如此庞大且完整的网络体系。作为“国家队”的一员,中国邮政拥有全国最密集的快递网点,每一寸山河都标配一个邮编,中国邮政也是典型的集约中心模式,而不同于通达系,它优势在于,硬件配置很高,网点覆盖最密。更为硬核的是中国邮政有庞大的数据资源——五个最顶尖数据库,这五大数据库,就是中国邮政在大数据时代领跑全球的基础。
中国邮政还是国内公信力最强、安全性最高的快递公司:像录取通知书、个人身份证、个人档案等等都是通过中国邮政的EMS进行运送;法院的传票公文、机关的重要文件等都必须靠中国邮政来准确送达。中国邮政是为数不多拥有全货运机的快递企业,它拥有以B757、B737机型为主的全货运飞机33架,中国邮政还开通运行省际高铁运邮邮路近90条。1984年,中国邮政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开创中国快递业之先河,就在当前,从国际快递角度说,EMS几乎可以吊打其他一切快递,不仅速度快,价格也十分低廉。EMS和金融的结合,已成功地为橡果国际、麦考林邮购、贵州家有购物、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视购物、安徽家家购物等5000余家公司提供了代收货款服务哪家企业会没有金融和快递需求?金融和邮政的结合前景不可限量。中国邮政正在开展金融业务,2007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邮集团快递业务和金融类业务,双管齐下的基本格局开始形成。邮储能在短期取得成效,得益于邮政多年布局的庞大的经营网络,深厚的民间基础,以及优秀的口碑,是国有老品牌长期积累的优势。邮政多年来可靠稳定的形象,使中邮的金融业务在民间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邮政储蓄,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中国第六大银行。在2018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中,邮储银行位列全球银行第23位。2019年财报显示,邮政银行和保险的利润为627亿元,金融业务取得盈利,反哺邮递业务,有力地支撑了快递业务的坚守与发展。中国邮政是有底气的,在担负社会责任的同时,邮政正在悄然进步中,默默发生改变。2022年,中国邮政寄递业务实现收入696.5亿元,增幅6.2%,对标行业,邮政寄递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收入增幅高于行业6个百分点以上,业务量增幅高于行业13个百分点以上;特快业务增幅高于竞品20个百分点以上,快包业务量突破百亿件。
2021年中国邮政主动撕下“慢”标签,启动全面提速,主要内容涵盖了寄递全面提速、全网邮路优化、航空高铁运力支撑和自有干线车辆的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城市邮件“次日达”,六成以上特快专递实现“次晨达”,无死角覆盖全国1000多个城市。邮政也在深入产业,打造物流解决方案,持续深化项目制运营,打造了江苏贺尔碧格汽配、浙江雅戈尔服饰、贵州茅台等一批标杆项目,提供了行业领先的物流解决方案。中国邮政也在跨界上小试牛刀,今天卖咖啡,明天搞超市,搞文创、做直播一个不拉,跨界开“邮氧的茶”打破世人对邮政的常规印象,传统行业对新时尚的态度的改变,是可以为其带来天然后发优势的。出其不意的反差,再结合消费者多年来对邮政的口碑与情怀,或许能成为其商业心态转型的强大助力。中国邮政从来没想过要颠覆哪个行业,让一个行业不至于多年都顽固不化,该出局的趁早出局,才是邮政最大的贡献,这又何尝不是顶层的愿望。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邮政是中国物流的底线,一个日益有竞争活力的邮政物流企业,也会刺激整个市场迈向品质竞争,快递领域里的国家队选手,在新时代,将逐步展现他们的魅力和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