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物流园区4大发展趋势

2024-01-26 10:48

  包括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代办,统一开具发票,办理行政许可(开展物流业务的行政审批)等。争取引进相应的工商、税务、银行机构以及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入驻园区。三是企业管理服务。因为入驻物流园区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园区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为它们提供人力资源、财务记账、法律合同等服务;也可以推荐社会机构长期合作。四是业务整合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业务信息,提供辅助性业务服务(如配送、装卸等),使得入驻企业集中核心业务成长。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外部的公共信息服务;另一个就是园区内部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由园区统一开发建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既可以满足入驻企业业务管理的电子商务需要,也会降低这方面整体的投资和费用。

  针对供应链金融服务链条,物流金融服务包括贷款、担保、保险、融资租赁和仓单质押。这点是很多物流企业想做而又难以做到的。拿仓单质押来说,单个物流企业做,贷款额度一般在货值的30%-50%;而园区做,最低为50%,有的甚至高达70%。

  7、获得政府相关扶持政策

  物流产业列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园区作为重点工程,可以得到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一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物流园区项目在当地政府(发改委)办理立项手续后,要争取列为省重点工程项目。一是可以顺畅解决土地指标,再就是向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扶持资金。

  二是当地政府的具体有关政策,包括土地政策、规费政策、税收政策、其他政策,如政府代办项目手续、行业规范管理(政府下发文件,要求相关企业进驻,便于招商)以及实际的财政资金支持等。

  8、智慧物流园区发展

  一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基于平台的信息集成模式。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实时感知园区作业信息,辅助管理人员对异常环节的精准监控;通过搭建一站式服务的操作平台,高效集成园区企业、公众需要、政府部门等多方主体需求和业务数据,有效支持物流业务各环节信息及时对流,实现信息数据集成化、业务办理流程化和监管智能化,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是注重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园区运作智能化和决策智慧化。机器人、无人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有效推进物流手段的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智慧物流园区管理系统的运用,实现了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推动园区智能化运作。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够进一步挖掘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潜在价值,通过深度的数据分析,辅助执行层效率的优化和作业质量的提升。

  三是注重园区企业的协同运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智慧物流园区对园区企业、设备、人员、数据、作业方式等进行统一的调度安排,推动园区企业间的信息共享。通过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单个企业不能或不愿完成的需求进行汇集整理,形成有吸引力的业务需求,积极调动园区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实现园区企业之间的联结与协调合作,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是注重园区整体的全程可视,打造智慧物流生态圈。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园区的全程可视管理提供硬件支撑。智慧物流园区依托信息系统,方便园区各主体能够对自身业务数据和作业运转流程进行一体化跟踪监管和全程追溯分析,对园区资源进行统一透明的管理。将新的技术、管理手段、管理平台与园区结合在一起,逐步形成智慧化产业格局,打造智慧物流生态圈。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