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再易主

2024-03-08 16:44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梳理,上述5个城市目前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的4~8名。除了这5个城市,还有郑州、武汉、青岛、长春、成都、南京、常州等地,也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雄心勃勃,并已形成一定规模。

  韦福雷认为,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厚实的产业链基础,是各个城市竞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目前来看,合肥(比亚迪、蔚来等)、长沙(比亚迪)、广州(广汽埃安、小鹏)、重庆(长安、赛力斯问界)、常州(比亚迪、理想,动力电池产业链)等城市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竞逐"汽车城市"

  在相关专家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并非简单的产量比拼,而是各城市在相关产业链布局、创新活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较量。汽车产业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经济的心仪之选,其一大体现是多个地方提出了建设"汽车城市"的目标。

  "汽车城市"没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一般指汽车工业发达的城市,如美国底特律、日本丰田、德国斯图加特、意大利都灵等。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至少有25个城市将汽车相关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其中绝大多数明确提出了打造大规模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汽车城市"的目标。

640 (3).jpg

  部分城市2025年新能源汽车规划产量(产能),数据来源:各地政府部门公开信息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各大整车企业产销数据测算,目前国内汽车年产量(含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30万辆以上的城市至少有15个,分别为(降序):广州、上海、长春、重庆、柳州、武汉、青岛、西安、北京、深圳、长沙、成都、合肥、南京和常州。

  在传统燃油车基本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态势下,上述15个城市不约而同地把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分别制定了相关产业规划和行动计划。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各地相关文件发现,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产能)目标前八名的城市依次为:合肥产能超300万辆,柳州产销量超300万辆,深圳产量超200万辆,广州产能超200万辆,西安产量150万辆以上,上海产量超120万辆(已提前达成),重庆产量100万辆,成都产量100万辆。

  长春没有公布新能源汽车产量规划目标,但提出到2025年,长春国际汽车城整车产量达到400万辆以上。青岛规划到2026年整车产量1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0万辆。此外,占武汉汽车产量七成以上的武汉(经开区)规划2025年汽车产量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0万辆。南京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力争达到100万辆,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以上。北京规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30万辆。常州则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长沙市也没有公布专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根据湖南省相关规划和省内产业分布情况,可以匡算出该市到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应在100万辆以上。

  综合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目标可见,上述15个城市最有希望建设成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新型"汽车城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还提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这将为各地建设"汽车城市"提供政策助力。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