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对于美团的优势主要来源于:短视频和直播带来的内容化优势,更能黏住用户;而长期作为工具定位的美团,用户在App上下完单后不会过多停留。于是美团说,“抖音有的,美团也必须有“,向短视频、直播业态展开反攻。
用户层面,本质的需求不过两点:一是在确保服务品质的情况下,有更具性价比的价格;二是在有用之外,追求更有趣。作为一个类工具平台,美团在内容上先天不足,补足直播这个短板能够有效增加商家和消费者的粘性。
2022年8月,美团在App内测短视频功能,主打看视频赚钱;2022年11月,美团在外卖界面推出“上二楼”功能,用户下滑就能进入短视频界面。
用户体验是吸引用户和保持他们的关键因素,内容的质量和个性化是吸引用户的核心,美团早就开始测试短视频和直播的效果,此后格外重视自己的直播业务,在去年双11期间更是不遗余力,同时推出低价,的确成为了美团直播吸引流量的利器。
美团直播还在起步期,以“直播+特价”等措施,提供多元的折扣优惠,以带动特价团购订单量快速增长,推出包括官方直播、商家直播及销售团队直播等一系列直播组合。
自外卖直播试水几个月后,“美团直播”固定入口已经出现在了美团APP首页上,除外卖神券节、美团旅行、美团买药等官方直播间外,诸如星巴克、海底捞、麦当劳等知名大品牌也在固定时间段开启直播。
“本地化”是本地生活直播的最大特征,有着极强的地域性,直播间向附近的消费者推荐展示,服务也由一家家线下门店承接,通过外卖或者到店完成最终消费。
近日,美团App针对短视频界面进行了改版。这次改版的最大动作,就是新增了一个剧场频道,意图通过更丰富的影视化内容讲解,与抖音短视频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用户进入美团App剧场频道后,可以看到以电影和电视剧内容讲解为主的影视内容,此外,同一部影视作品,还支持上传者分成多集进行详细展示。
但总体上来说,丰富直播内容则是美团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抖音、快手拥有庞大的内容创作者群体,持续输出花样繁多的内容,美团鼓励部分商家自播以及提供内容运营的指导,丰富直播内容和提升直播效果。
3、走海外
走海外则是扩盘子,美团正在进行海外布局,近年在中国香港地区进行了尝试,业务增长良好。
在美团管理层看来,外卖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势头,新的增长机会可能在美国、沙特等国,目前美团方面正评估海外新市场。
但外卖业务与电商业务不同,前期需要大量成本去做基础设施层面的工作,回报周期也相对较长,而且很多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分布与国内情况不同。
除了三大新招之外,美团积累多年所保有的配送优势,很难被后来者轻易打破,这是美团守住阵地,保证自身基本盘稳定的基础。微信、快手、小红书,在内容领域有显著优势,但他们需要在供应链和履约能力方面赶上,才能在本地生活市场获得真正的市场突破,这强调了综合服务的重要性。
还有,美团需要找回它创立初期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以应对挑战,这也是创始团队成员王慧文回归的意义所在。王慧文过去被称作美团的“救火队长”,尤其在开拓新业务上非常能打,这方面非常优秀的经验,都是今天的美团需要借鉴的,旷日持久的本地生活战场,再次迎来竞争的关键节点。
三、并非终局——市场广阔不零和
本地生活服务是一个十几万亿的广袤市场,真正通过线上完成的比例其实非常小,还远远没有到存量竞争的地步。数据显示,2025年本地生活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35.3万亿元,但2021年本地生活线上渗透率却仅有12.7%。
对决本地生活,是一场“谁都不能输”的战争,然而,市场也没要谁输,这是一片肥沃而待开拓的广阔市场,即使互联网巨头们相继入局,短期内也不会进入零和博弈,最终大家会一起大幅提升本地生活行业的线上化率,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蛋糕。
总体来说,本地生活综合行业市场规模广阔,不同城市和品类表现不同,不错,社媒平台的入局加强了竞争,而内容类型和营销方式也因品类而异,其实,他们与美团完全可以错位经营,美团可以是商家长效经营的选择,抖音可作为商家阶段性爆量的选择。
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越多样,消费者的选择就越丰富,抖音侧重内容和流量,美团注重线下实体服务,微信、快手、小红书则在内容领域有优势。这种多样性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更多选择,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越多样,消费者的选择就越丰富。
本地生活2024年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对抗,更是对未来市场趋势的一次探索和预判。
本地生活之战目前尚处于初期,对于美团和它的竞争者而言,没有必要过早陷入“厮杀”。在市场渗透率较低的阶段,平台只要做好自己的客群,做好自己该有的优势,依然有机会“平分秋色”。
万亿市场之下,对于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任何一方“搅局者”来说,除了发展自身业务体量,短时间内都没有和美团开展火拼的必要。这些手握流量的头部平台,根据自身条件与处境,开展差异化竞争,探索新模式,争取占据一席之地,好好地服务好自己的用户,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更广阔的线下市场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必争之地,即时零售,也算本地生活的一类,有助于维持整个本地零售生态的稳定,同时代表着最有希望的第二增长曲线,即时零售的渗透力度也在加大,并逐渐向多品类和更多场景延伸。
美团正在把宝压在即时零售上,“美团买菜”正式升级为新品牌——小象超市,抖音App商城开放“小时达”独立入口,包括“小时达”在内的抖音即时零售,被视为抖音电商的核心项目,近年来即时零售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
即时零售的发展,重点还是“即时消费”习性的形成。即时零售的灵魂是,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即时零售的模式吸引更多的线下实体加入阵营,越来越多的商场、连锁门店、便利店、品牌商、中间渠道商正通过即时零售,找到新的增量口。
总体来说,即时零售一定是一个长期业态,整个市场仍在相对早期阶段,未来即时零售将呈现全天候消费、全场景渗透、全品类创新、全地域覆盖。
结语:不可否认,尽管美团在尽力反击,本地生活的格局正在重塑中,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足够庞大,完全融得下美团之外的林林总总的对手,在本地生活布局的新老对手们,要做的不是对垒,互相踩踏,要认识到,竞争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