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物流装备市场前景分析

2025-01-06 00:00

  中国当前的物流装备市场总量被严重低估,如果按照可比价格进行计算(目前欧洲及日本的同类产品价格大致为中国的2倍以上),中国的物流装备市场大致相当于全球的40~50%,而实际大概只有25%左右。之所以如此,一是欧美产品定价本来就高,以堆垛机为例,欧美产品从过去15年前的200万以上降低到目前的100万左右,国产设备大致从60万降低到目前的50万以下,仍然达到2~3倍;第二是国内价格战导致的价格进一步内卷,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计算,我国物流装备产值应为实际的120~130%,即达到1200~1300亿左右。从中国的GDP、制造业、人口、经济发展综合指标等在全球占比来看,我国物流装备产能过剩是比较明显的事实。

  另一方面,我国一些行业的过度繁荣,虽然促进了物流装备市场的快速发展,但却使得可持续发展缺乏有力支撑。我国的制造业如此,电子商务也如此。我国2023年的电商包裹数达到1300亿,2024年预计将超过1600亿,增长20%,占全球65%左右,是全球人均平均数的9倍。这一方面反映我国的电子商务非常发达,但另一方面,这也是畸形的和极不正常的,应对其负面影响引起足够重视。

  到2023年,中国物流装备(含系统供应商)上市企业已达到近20家,其营收超过350亿(部分企业有其他业务),约占全部市场35%。中国物流装备企业整体效率低下,人均产值总体维持在100万到200万之间,利润更是少得可怜,而全球的头部企业,其产值大都在300万以上,有的超过500万,其利润也是中国企业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其实,中国物流装备企业的情形也是中国所有其他制造业企业的一个缩影。以手机为例,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并且拥有像华为、小米、vivo这样的大型企业,但苹果一家的利润就占到了全球的90%左右。如何提升中国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此外,中国企业的集成度显然远不如全球顶级的物流系统供应商,仅日本大福一家企业,2023年的收入已达到约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20亿,几乎相当于中国排名前20名的企业之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从事物流系统集成的企业有超过500家,而从事设备制造、零部件制造的企业超过3000家。过于分散的行业参与者,也是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重复投入增加,重大创新不足的根本原因,但要改变这一状况却并非易事。

  从数据分析看,海外的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尽管发展很不均衡,但总体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电子商务市场,蕴藏着很大的需求。如果未来全球市场达到中国这样的程度(虽然总体可能性很低,但在一些经济相对较好的人口大国,如东南亚、南美、印度等国家,将有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则仅电子商务这一领域,增量还会增加5倍以上。全球物流装备在20年后总量将超过1万亿人民币规模,这几乎是可以确定的。面对这一发展前景,中国企业应主动出击,练好内功,塑造好中国品牌,以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