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如何化解预制菜危机?

2025-09-30 11:26

  欣喜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型保鲜技术应运而生,为预制菜的保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在成本降低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磁震荡快速冻结技术、低温高湿静电解冻技术、凝露控制技术等新技术的探索,都将进一步实现复原预制菜食材风味的目标。

  而通过集成信息化技术,冷链物流系统可实现全程追溯,增强食品安全透明度,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增强消费者信心。据说,三只松鼠在预制菜的包装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特别是在保鲜技术和环保材料的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一项市场调查,约有70%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额外费用,企业应把握这一趋势,推动预制冷链的发展。我国预制菜供应链的深水区是冷链。先进的冷链技术与完善的配送网络,使得预制菜能够跨越地域限制,快速、精准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三、重生之路:多措施并举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预制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不可否认,今天的中国预制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饮食方式和餐饮产业的格局,中国预制菜市场存在巨大增长潜力,目前还处于需求发掘期。

  当前需要做的是,解决保鲜与品质问题,重拾人们对预制菜的信任,预制菜的前景是灿烂的,其发展机遇——在产品高质量的基础上,开拓国际市场、团餐市场、家庭厨房。

  对于预制菜,国家政策是鼓励的,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支持政策,积极推进地方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打造预制菜产业集群。

  美国、日本的预制菜渗透率已达60%以上,而中国预制菜渗透率仅为10%~15%,预计2030年将增至15%~20%,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2025年将突破8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

  近期,多家速冻食品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超半数企业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甚至亏损扩大的局面,行业整体面临挑战,但其中的预制菜板块表现突出,成为行业亮点。

  现在都谈出海,其实预制菜也可出海,首先的受众是境外广大的中国留学生和数量庞大的华侨、华人,这部分群体对中式预制菜会加以青睐。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在预制菜企业"出海"过程中,可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

  随着预制菜市场的火热,大量企业涌入,市场上的预制菜产品琳琅满目,但产品同质化问题也严重。中国菜品多种多样,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预制菜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产品,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中国预制菜有着独特的需求特征,不同菜品的需求可以千差万别。

  针对个性化口味的预制菜,中央厨房生产更具优势,但是依托现有中央厨房生产预制菜的餐饮企业并不一定是预制菜市场赢家,随着预制菜市场的兴起,预制菜生产必将从中央厨房生产加工体系向工厂化体系转变。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召开媒体沟通会回应,强调按照国家最新标准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这也让预制菜标准化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如何平衡便捷性与品质、标准化与多样性、工业化与健康性,将是预制菜产业各方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预制菜的标准化,是中餐标准化的先驱,也是预制菜重拾消费者信任的重要举措,据第一财经最新报道,预制菜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将为预制菜"身份"提供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2023年一号文件,其中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预制菜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ISO22000、HACCP等国际认证的品牌,也是标准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标准化,不只是预制菜,还包括为其服务的冷链,依托冷链物流环节的过程标准规范,打造预制菜冷链物流标准化运输模式、应用新型冷链物流保温箱等标准化对策可以更好的保障预制菜产业经济。

  随着国家标准的出台和监管的完善,中国预制菜产业将从"野蛮生长"步入"规范发展"新阶段,行业将经历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竞争到规范经营的过程。

  政府对预制菜产业链进行全链条、全方位的监管,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到冷链物流等环节,均设定了严格的标准与规范,并强化了监督抽检与违法惩处机制。

  预制菜与物流是共生关系。冷链物流是预制菜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而预制菜的发展,则为冷链物流开辟了新的发展赛道。难怪有人说,当冷链物流遇到预制菜,两大赛道风光无限。

  预制菜行业对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度较高,有望借力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实现较高成长。冷链物流领域的发展为中央厨房等预制菜产业提供了更广泛的配送范围、更安全的配送过程、更低廉的配送成本。

  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预制菜进入了发展期,随之冷链物流开始发展,到2000年时,构建起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一整条完整的冷链物流系统,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冷鲜食品对消费市场的渗透率一定是伴随冷链物流同步增长的,比如,家家户户都喝的7~15天保质期的冷鲜奶都是因冷链物流而成就企业品牌,因此,冷链物流技术发展,一定能推出具有优势的,人们普遍认可的预制菜品牌。

  同时,预制菜也为冷链物流提供了新赛道,预制菜属于冷冻食品的一个新品类,预制菜物流配送体系与现有冷冻食品体系相通,但又有其特点。不错,冷链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行业,然而近几年内卷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向细分赛道布局,才是出路,而预制菜冷链就是一个很好的细分赛道。

  冷链物流与冷鲜预制菜融合发展集成创新充满着机遇,高增长的需求和持续扩容的市场规模加速了预制菜供应链体系的发展,预制菜企业的供应链建立与运营,绝对离不开冷链物流支撑。随着冷链技术进一步发展,新鲜、健康的预制食品将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从预制菜上下游来看,预制菜横跨三大产业,上游连着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下游连着餐饮业转型和消费变革。预制菜的发展不仅关乎食品产业本身,更关系到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也是促消费促转型的有效抓手。

  全国各地之所以大力推广预制菜,都和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有关,预制菜是一二三产联合发展的抓手,预制菜与三次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关系密切,必须建立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及温控供应链标准体系精准对接的新生态体系,才能实现其全面发展。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