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中国物流业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2008-12-08 14:4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探索与实践的30年,是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30年。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我国现代物流业3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展望前景,理清思路,对于推进中国物流业全面、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物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与成绩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理论探索、实践起步到全面发展的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突破,进而向城市推进,引入外资。伴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三中全会前夕,国家物资总局牵头,组织了国家计委、财政部、山东省等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大专院校考察日本物资管理,首次把“物流”概念介绍到中国。之后,一些专业刊物出现了介绍物流知识的文章。1984年8月,我国第一个物流专业研究团体——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物流理念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开始研究现代物流理论。物流有关的著作相继出版,物流讲座和研讨会陆续举办,物流知识得到传播和普及。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逐步减少,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办“为企业服务的原材料配送中心”。随后,物资部在无锡、石家庄、沈阳等地开展物资配送试点。传统运输、仓储、物资、商业、货代企业,探索新的流通模式。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大量进入,带来先进的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出现了专业物流企业。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现代物流,各类研讨会、论坛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1999年11月,国家经贸委与世界银行组织召开“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提出,“要把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努力实现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外资物流企业“抢滩”中国。国有物流企业重组转型,民营物流企业加速成长。国有、民营、外资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出现了“三足鼎立”,共同发展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重视和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物资流通协会更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各相关行业协会共同推进物流业发展。2003年12月,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在全国政协提交的《关于我国现代物流情况的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200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组建了“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得到确立,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入全面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现代物流业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第一,物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GDP年均增长9.8%,由1978年的3645.2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24.95万亿元,增长了67倍;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2.17万亿美元,增长了104倍。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扩大,为物流业提供了强劲的需求基础。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由1991年的3万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75.2万亿元,增长了23.8倍,年均增长22.2%。物流业增加值,由1991年的1851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7万亿元,增长了8.2倍,年均增长14.8%;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7.6 %,占当年GDP的比重为6.9%。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1991年的24%下降到2007年的18.4%,下降了5.6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物流企业快速成长

  物流企业迅速崛起,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市场上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服务模式构成的物流企业群体。一是原有的国有物流企业加快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如中远物流、中海物流、中外运物流、中邮物流、中国储运、中铁快运和招商局物流等。二是快速发展的民营物流企业。如宝供物流、顺丰速运、远成集团、长久物流、南方物流、九州通集团等。三是一批生产或商贸企业的物流部门,以原有业务为基础向社会扩展,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供应商,如海尔物流、安得物流以及大庆油田、开滦煤矿的物流公司等。四是世界知名的跨国物流企业,如丹麦马士基、美国总统轮船、英国英运、荷兰天地、日本日通、美国联邦快递、联合包裹、德国邮政等相继进入。2007年,外商在我国物流领域投资项目达到6996个,占外商在中国投资项目个数的18.5%。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我国已经出现了经营规模超千亿元的物流企业,2008年度进入前50名物流企业最低主营业务收入已达8亿元。

  第三,制造业和商贸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

  生产制造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运输和仓储等方面实行资源整合,业务外包。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加强深度合作,物流社会化进一步发展。以物流配送体系为支撑的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的营销方式快速发展,传统批发市场提升改造物流功能。到2007年,我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超过1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连锁经营企业统一配送率已达50%;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已近1.7万亿元;综合型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9521.9亿元。2007年,亿元以上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成交额1.5万亿元,大多数采取了贸易、加工、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