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中国物流业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2008-12-08 14:46
物流师或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物流新闻宣传工作出现新局面。物流领域第一份专业报纸《现代物流报》2005年9月创刊,《中国物流与采购》等物流类专业期刊已有30多家。物流及相关网站预计目前国内有3000多家,物流信息得到广泛传播。2004年,由联合会组织专家学者起草的物流科技发展规划,已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第八,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国务院和各有关部门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2005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各成员单位做了大量推动工作:国家发改委起草拟定的《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已由14个部门联合上报国务院,目前正在研究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推动流通领域现代物流业发展;财政部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给予支持,研究建立城乡一体化流通体系的财政支持政策;国家税务总局积极推进物流企业税收试点改革,着力解决物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国家工商总局采取措施,方便物流企业登记注册,整顿和规范物流服务市场;铁道部筹划建设铁路物流中心;交通运输部部署公路运输主枢纽建设;工业与信息化部积极推进全国性和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海关总署推行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改革,批准设立各类保税物流场所,建立“电子口岸”,促进提高进出口物流效率。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省区市政府普遍建立了由主管省市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组成的现代物流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分别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与支持,各相关行业协会联合与协作,广大企业和职工努力工作的结果。在回顾总结中国物流业30年发展历程和成绩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曾经为物流理论的探索和实践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及旗帜性企业;不会忘记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教学研究机构、新闻单位及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不会忘记为中国物流业发展默默奉献的广大企业和职工。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

  二、中国物流业三十年发展的经验和体会

  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物流理念的基础上,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相结合,逐步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道路。中国物流业30年发展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改革开放,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东中西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业与传统手工业并存;现代化大生产与个体户小生产同在;现代化的连锁超市、大卖场和专卖店与各类现货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有现代流通理念,也有“大而全”“小而全”思想的影响,由此带来物流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现代物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推动下起步,起点高、速度快、成绩大,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小、散、差、弱”,粗放式经营仍很严重,还不能满足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回顾中国物流业30年发展的经验,我们有以下深刻体会:

  第一,坚持改革开放,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中国的现代物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引进先进的物流理念、技术和管理方法;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突破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形成物流服务市场;只有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才有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我国现代物流业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30年来,物流业不仅有效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且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善我国投资环境,以及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中起步,也要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前进。

  第二,从实际出发,制定物流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战略,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统筹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物流协调发展;要根据制造业、流通业和农业对现代物流的不同需求,实行不同的物流服务方式;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引导企业物流社会化、物流企业专业化;要改革相关管理体制,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封锁,促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资源利用市场化;要用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整合与建设各类物流要素资源。各地区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引导现代物流业协调发展。

  第三,围绕产业升级,促进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协调发展

  企业物流仍然是当前我国物流运作的主体,要改造提升,充分发挥其作用。物流企业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相互依托,逐步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制造业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需要整合外包物流业务。这就要求物流企业提高一体化运作的能力。要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推动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加快发展,满足更大、更多、要求更高的物流需求。制造业与物流业要融合渗透,联动发展,共同促进产业升级。

  第四,以资源整合为手段,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综观现代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对各种物流资源和要素不断整合和集约的过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各种物流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和单位,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影响着整体性效能的发挥。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要以资源整合为前提。要努力打破条块分割,坚持市场化、集约化原则,采用资源整合的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安全、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