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取刀锋上的利润
“我们公司之所以退出为大长江做生产配送,一个原因是这方面的利润太薄,不可能成为我们目前的主营业务。”某物流公司的主管坦率地对记者说。
“刀锋上的利润”,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业内人士讲得最多的话。
“如果仅仅在生产物流阶段就能赚钱,那是一个奇迹。”石伟坚说。
“一般很大的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会考虑到物流外包问题,这时候它的内部各项管理已经比较完善,成本控制和效益都做得比较好,像大长江,经过十几年的优化,它原来的团队已经把成本控制得相当好了。企业把这部分业务外包,他愿意给的成本,绝对在它原来的成本范围之内,或者比它原来的成本略低一点,这才是企业引进第三方物流的动力源泉。”石伟坚说。
“而物流企业对制造业相对比较陌生,我们要付出培训成本、学习成本。比如说,制造业原来一个配送小组需要10个人,而现实是,我们必须只需9个人才能从中赚到利润,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得比他们好,才能谋求到刀锋上的利润。”一位业内人士说。
既然是“刀锋上的利润”,还有什么坚持的理由?
“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会面临供应链的整合问题,企业为了专心生产,提高研发能力,必然要把非核心业务逐步外包出去。生产物流就是这样应运而生。江门地区制造业要不断做大做强,物流外包之路是肯定要走的,但江门除了传统物流外,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大型的有一定技术力量支撑的物流企业,这给我们介入提供了契机和动力。”石伟坚说。
通盈物流2006年落户江门,2006年10月与大长江开始合作,从最初的仅配送车圈到现在配送五大类几十种型号的配件,从最初在生产物流业务上投入不到10人到现在投入近70人,他们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前期发展之路。谈到利润问题,石伟坚介绍,有一段时间通盈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于干线运输等品牌业务,但令他自豪的是,现在生产物流业务也基本上做到了赢亏平衡。“生产物流利润的真正体现应该在后期,在企业上量、上规模以后,尤其是在介入了整个供应链之后。”石伟坚说。
谈到江门生产物流业的前景,石伟坚斟酌了一下,用“审慎的乐观”五个字来概括。
星星之火 何时燎原
引入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介入生产物流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可以让企业从非核心业务中脱身出来,轻身前进,集中精力做研发和销售;它还可以为生产商转移风险,从整车下线那一刻之前零配件都不属于生产商,零配件在运输、储存、生产诸环节中损坏、缺失包括经济不景气等风险都由供应商和物流企业承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更灵活更经济,节约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专业的服务公司,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陈兆韬提出了诸多优点。
但是目前在江门,真正愿意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介入生产物流的制造企业并不多。
“公司的零配件采购都是通过系统下单后,由上游配件商将零配件发运至工厂。对于成品,我们自己有仓库来存储。是否会引入第三方物流要视每个企业自身情况来定。”我市一家上规模的制造业生产商如是说。
“生产物流讲求规模效益,但在江门,很难找到像大长江这么大规模并且愿意做内部深入改革的企业,愿意把这样的内部物流开放出来的制造业不多。”一位业内人士说,
“打破原有供应模式,就意味着原有利益平衡的打破,意味着利益的再分配。难度非常大。”石伟坚说:“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观念,江门制造业仍面临着观念的改变。物流外包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这要求生产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才能坚持下去。比如,我们的员工刚到生产线上时肯定不如制造业原来的员工熟练效率高,那么有的企业可能就会缩回去,觉得不如自己搞——但是,大而全不一定是好处,一定要有正常的合理的分工——物流外包之后,企业可以轻身前进,可以干更多的事情。”石伟坚说。
今年以来,随着油价上涨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制造企业成本压力增大,物流企业也遇到了寒冬。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既是一个外在的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随着燃油、人工成本的上升,对物流企业来说,不可能再靠粗放式的管理、同质化的服务来求生存了,这迫使物流企业思考如何做好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