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物流盛宴 国外奥运物流运作启示

2008-07-30 10:46
供应商及转包商联系,并且按照进度表在完成场馆配置阶段任务的过程中,负责场馆的订单处理事务。他向仓储中心提交订单,指明该场馆所需设备并且安排和运输部门的交货时间表。在交货时签署接收文件,并根据CAD图纸中设计的位置将设施安放在场馆中。

  补充阶段是指场馆开始用于比赛的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物流人员的工作将缓慢下来,他们只是在必要时才重新采购必需的消费品。

  回收阶段非常忙。因为时间期限在三个阶段是最短的,通常不多于5天。想象一下,在三个星期内才完成配置的设备要在一天内进行回收,会是什么样子,这其中还包括运输车辆在仓库和场馆间往返的时间。场馆物流管理员开始只注意高价值的物品(如计算机),然后再逐步回收低价值的物品(如桌椅)。

  在其他各项工作逐步开展的同时,仓库的货物存储工作也一直没有停。仓库各个部分的存储面积是与相应场馆联系起来,它只接收在该场馆使用的物资。各个部分的存储面积是以相应场馆的场馆物流管理员提供的存储需求为基础的。通过这种办法,所有的场馆物流管理员都能了解有哪些他们场馆需要的物资已经到货,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场馆配置工作。在比赛阶段和回收阶段,这种办法也是非常有效的。它使物流人员能快速清点回收的物资,做好充分的准备,更和谐地安排好后面比赛的物资需求。

  启示三  要有一个严密的安全措施

  面对国际恐怖事件的阴影,如何确保奥运会的安全,是奥运主办方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物流方面而言,大量的物资进出运动场馆,保证安全是至关重要。这方面,悉尼奥运物流中心采取的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出于对保证场馆安全和场馆内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考虑,悉尼物流中心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套对所有货物运送进行控制的制度,该制度后来被称为“4 把进门的钥匙”:一是车辆进入及停放许可证(VAPPS)——所有的车辆在被允许进入场馆前必须持有有效的进入及停放许可证。

  二是货主证明——所有运入场馆的货物都要经过安全部门的检查。由于检查工作比较费时,因此安全部门允许供应商将运输车辆贴上奥运专用封存条,贴有这种指定封条的货车可以不经安检进入场馆,安全部门对这些货车只进行随机搜查。

  三是司机身份证明——所有向场馆送货的司机都必须出具贴有其照片的,允许进入该场馆的身份证明。

  四是主配送计划——所有进出体育场馆的货物都必须是在该场馆主配送计划中列出的货物,任何不在主配送计划中的送货都可被拒绝。

  如果到达场馆的车辆缺少了“4把钥匙”中的一把,将不允许进入。如果必要的话,场馆管理者、安全部门和场馆物流管理者可以根据所送物品的重要性以及场馆的工作环境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奥运会和奥运物流经济不应该孤立地去对待,奥运会虽是短暂的,但给主办国、主办城市带来巨大机会,帮助实现城市整体水平的提高方面却意义深远。北京的奥运物流规划,应借助奥运时机,推动先进物流管理和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使奥运物流成为一次显示现代国际先进物流系统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的实兵演练机会。

  由于奥运会是特有的短期行为,将一些需要高度专门技术来完成的奥运物流活动拿出来外包,借助专业物流公司的力量可以保证物流运转的高效,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相关链接

  奥运物流及其分类

  奥运物流是指在举办奥运会的一定时期内,将与举办奥运会相关的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间的实体流动过程,它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构成的。人员的来往、出行、旅游及消费品的配送,比赛前后器材、体育用品的运送、储存、包装、信息处理等都属物流范围。

  奥运物流的内容可以从服务的客户群、与奥运赛事的关系、地域范围、时间范围、服务形态、服务项目内容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从时间上可分为赛前物流、赛中物流和赛后物流。

  赛前物流是指为举办奥运会,在会前进行的诸如城市基础设施、奥运比赛场馆建设用品、比赛器材、新闻媒体器材和生活资料的仓储、运输等物流活动。赛中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举办期间,主办城市及其他比赛地区发生的各类物流活动的总称。赛中物流活动的目的是为奥运会提供后勤保障。赛后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结束后,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场所的物品清理、回收和废弃等物流活动。从地域上可分为赛区物流、主办城市物流、主办国家物流、国际物流。

  赛区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主办城市及其他比赛地区的奥运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需要提供的物流活动。主办城市物流主要是指由主办城市的赛区物流、市民生活物流和商业物流等构成的物流活动的总称。主办国家物流主要是指由奥运会各赛区内的物流活动、各赛区之间的物流活动、主办城市市民生活物流和商业物流等构成的物流活动总称。国际物流主要是指参与奥运会的各类人员从国外进口物流以及赛后回程的物流活动总称。

  从赛事上可划分为赛事物流,非赛事物流和国际物流。

  赛事物流是奥运比赛产生的,与奥运会比赛相关联的物流活动。非赛事物流是与奥运会比赛没有直接相关的物流活动、各赛区之间的物流活动等。国际物流则指参与奥运会的各类人员物资的流动。从时间角度划分为赛前、中、后三段。赛前带来的商机最大,赛后的回收物流也有很大商机。

  从供应链上可划分为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等。

  北京奥运物流需求多大量?

  根据雅典奥运会的经验,预算中有40%与商品和服务有关,按照物流成本占20%左右推断,物流成本大约有7.7亿,占奥运会总预算的6.4%.据此推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2800亿元的总投入中,仅在赛前的2683亿投入中,就包含了402.5亿元的物流成本(按15%计算),而赛中和赛后的加在一起还有14多亿,物流成本大约是417亿。根据往届奥运会的经验,与北京奥运会直接相关的零售餐饮的商品物流需求量在5亿左右,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废弃物处理费用(仅包含赛中阶段且处理费用按100元计算)为12.2亿左右,因此,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物流总需求量在432亿元左右。

  另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会的物流部门大约需要1000多辆手推车、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